大都会与精神生活

大都会与精神生活

ID:34755601

大小:79.1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0

大都会与精神生活_第1页
大都会与精神生活_第2页
大都会与精神生活_第3页
大都会与精神生活_第4页
大都会与精神生活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都会与精神生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都会与精神生活齐美尔    现代生活最深层的问题,来源于个人试图面对社会强势力量,面对历史传统的重负、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和技术,保持独立和个性。这种对立以最现代的形式,呈现了原始人为自己的肉体生存必须进行的、与自然之间的那种抗争。十八世纪似乎提倡解脱在政治、宗教、道德和经济领域历史性地发展起来的所有束缚,为了让人人皆有的、与生俱来的那种人类自然品性得到无拘无束的发展;十九世纪似乎除了促进人的自由之外,还寻求提升人的个性(这跟劳动分工联系在一起)以及人的成就,这些成就使他变得独一无二、不可或缺,但是同时也使他更多地依赖于其他人互相补充的活动;尼采似乎把个体之间无情的斗争看作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2、的先决条件,而社会主义则在对所有竞争的压制中看到了同样的东西。但是,凡此种种之中都有一个同样的基本动机在发挥作用,那就是,个人拒绝在社会-技术机制中被夷平、淹没。倘若有人探究当代生活某些特别现代的领域的产品所具有的内在意义——也就是说,倘若有人像我今天思考大都会一样,考察文化机体中的灵魂——这将会要求研究这样一种社会结构所促进的,在个人生活领域和超乎个人生存之上的那些领域之间的关系。它将会要求研究个性为了顺应外在压力而作出的调整。    都市人的个性得以建立的心理基础是感情生活的强化,这种强化是由于内外刺激迅速而连续的转变。人是一种有赖于差异而存在的生物,也就是说,他的头脑受到的刺激来自

3、当前的印象和先前的印象之间的差异。可以说,持久的印象,微弱的差异,彼此的经历和对比有着熟悉的规律,它们所消耗的精神能量,不如快速转换的影像,一瞥之中捕获的鲜明差异,以及突如其来的强烈刺激。大都会以其街道的纵横交错以及经济、职业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迅速和形态多样,造成了它的心理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在精神生活的感官基础方面,在我们(作为有赖于差异的造物)的有机体所需的知觉量度方面,与小城镇和乡村生活的感官-精神状态那种更加缓慢、更加熟悉、更加平稳流畅的韵律形成了深刻的对比。因此,大都会精神生活本质上知性主义(intellectualistic)的特征就可以理解了,与之相比,小城镇的精神生活更

4、多地停留于感觉和情感关系。后者植根于心灵的无意识层面,并在未经打破的传统习俗稳定的平衡状态下无拘无束地发展。另一方面,理性的位置处于清晰明了、有意识的心灵上层,它最能顺应我们的内在压力。为了适应各种事件中的转变和矛盾,理性并不必然发生骚乱和内在的动荡,而那是更为保守的个性能够适应同样的事件节奏的唯一途径。因此,都市人的典型——当然它呈现出成千上百种个人变体——创造出一种保护机制,来抵御对之构成威胁的、外部环境的波动和断裂所带来的极度混乱。都市人的典型主要以理性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而不是情绪化的反应,从而通过意识的强化而造就了一种精神的优势,反过来,后者也促成了前者。这样,都市人对于那些事件

5、的反应转移到了一个精神活动的领域,这个领域是最不感性的,远远地离开个性的最深处。这种知性的性质因而被视为内在生活的一种保护,用来抵御大都会的控制,它分散到了不计其数的特定现象。    大都会一直是货币经济的中心,因为商业活动的多面性和集中性赋予交换中介一种重要性,而这是乡村生活的商业状况达不到的。但是,货币经济与知性的统治处于最为紧密的关系之中。它们在待人接物方面共有一种纯粹就事论事的态度,这种态度常常把形式上的公正与一种冷酷无情的僵硬结合在一起。纯粹知性主义的人对于一切个人化的东西漠不关心,因为从中发展出来的关系和反应不能由纯粹的理性手段得到充分的理解——正如事件中的独特因素从不纳入金

6、钱原则。金钱只关心为一切所共有的东西,那就是交换价值,它把所有性质和个性化约在一个纯粹的数量层面。人与人之间的所有感情关系都停留在他们的个性,而知性的关系把人当作数字来处理,也就是说,当作他们本身无关紧要的元素,只有当他们提供了客观上可理解的某种东西,他们才会引起注意。大都会的居民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斤斤计较地对待商人、顾客、佣人,甚至经常这样对待义不容辞地与之相关联的人。诸如此类的关系与小圈子的性质形成截然不同的对比,在后者中,必然承认个性特征,而这又同样必然会给行为举止增添了一种感情色彩,造成一个超越单纯衡量付出与回报的社交领域。关于经济-心理方面的问题,这里的关键在于:在不太发达的文

7、化中,产品是顾客定制的,因此,生产者与顾客互相认识。而现代城市的供给几乎完全来自市场,也就是说,那些产品提供给素未谋面的顾客,而他们从未实际出现在生产者的视野之中。由此,每一方的利益都带有不留情面的就事论事;由于人际关系无法估量,其理性计算的经济上的利己主义无须担忧任何偏离。统治着大都会的货币经济就更是如此,在那里,家庭生产和直接的物品交易的最后残余也连根消除了,直接为个人定制而生产的数量日益减少。再者,这种心理上的知性主义态度与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