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49555
大小:264.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10
《古代八大铜鼓类型世界8大铜鼓介绍区分-图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八大铜鼓类型——世界8大铜鼓介绍区分【图】备:广西是世界铜鼓之乡,广西铜鼓出土数量最多。一、云南楚雄县万家坝型铜鼓以云南楚雄县万家坝出土的铜鼓命名。体型与鼓面较小,鼓胸膨胀,器表粗糙,或通体无纹,或只有简略的花纹。年代约为春秋初至战国早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濮人与骆越人是这种类型铜鼓的创造者与使用者。二、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型铜鼓以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出土的一批铜鼓为代表。其特点是鼓面大于鼓腰,胸部突出,足部较高。纹饰多为写实性纹样,鼓面主纹为旋飞鹭鸟,胸部主晕饰人物或划船图像,腰部常有竖直纹带纵分成方格,内以牛或剽牛仪式及羽衣人跳舞图象为装饰。此型铜鼓分布中心在
2、云南,北延至四川南部,东北到贵州毕节,东北到广西贵港,南达印度尼西亚。其流行时代始于战国初期至东汉初期,前后延续500多年。铸造和使用此类铜鼓的民族有滇、夜郎和骆越等。三、广西藤县蒙江冷水冲型铜鼓 以广西藤县蒙江横村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其特点是体形高大而轻薄。鼓面不出或略出沿,胸径略大于面径或相当于面径。腰上部内收成筒形,足部高,耳宽大或间半环小耳。面沿多铸大蛙四只......。出土地点多集中于广西郁江、邕江以北和黔江、浔江沿岸,西到云南陆良,北到四川古蔺,南到越南。其流行时代从东汉到北宋。铸造和使用此类铜鼓的民族是居住于上述地区的僚人。四、广西北流县北流型铜鼓以广西北流县出
3、土的铜鼓为代表,其特点是体形厚重硕大,面径最大者达165cm,小的也超过50多cm,而以70-100cm的居多。鼓面伸出鼓径外,大于鼓胸,部分鼓的面沿下折形成“垂檐”。鼓胸微凸,最大径偏下,略显斜直。鼓腰呈反弧形,胸腰之际以一浅槽分界,附以耳环两对,少数鼓附偏耳,或在两对大耳环之外另附两个小耳环。其流行年代为西汉至唐代,主要分布在桂东南和粤西南地区,以北流、信宜一代为中心。铸造和使用此类铜鼓的民族是古代的乌浒、俚人等。五、广西灵山县灵山型铜鼓 以广西灵山县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型制与北流型鼓较为接近,不同之处在于鼓壁较薄,故胸圆鼓,最大径偏中;一律附以扁耳,面沿多立六只三足蛙,蛙
4、背饰漩涡纹,部分大蛙负小蛙,个别背负田螺......。广西灵山县及其周围一带是此类铜鼓的大本营。其流行时代从东汉到隋唐。铸造和使用此类铜鼓的民族是古代岭南的乌浒、俚人。六、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型铜鼓以贵州省遵义市南宋播州土司杨桀夫妇墓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其特点是面沿略伸于鼓胸外,面径、胸径、足径几乎相当,腰胸无明显分界线,边沿一般无青蛙塑像,但有蛙趾装饰。纹饰简单,主纹是一种由圆圈和飘带组成的旌旗纹。此型铜鼓发现地主要在贵州,广西、云南、四川也有出土。其流行时代大约在宋、元时期。铸造和使用民族为古代的僚人。 七、贵州省麻江县麻江型铜鼓 以贵州省麻江县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其特点是体
5、小而扁矮,面径略小于胸径,边沿略伸出胸外,身中部起凸棱而分成上下两节。主晕纹饰多见旌旗纹,有的配以十二生肖等。中晚期鼓或有明清两朝年款和吉语铭文。此型铜鼓分布范围很广,东起湘西,西到云南,南达南海,被抵四川凉山。东南亚地区的越南等国也有。其流行时代始于南宋,历经元、明、清各朝,直到近代的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珍视使用,以桂黔交界的各县最集中。铸造和使用此类铜鼓的民族有我国的壮、布依、侗、水、黎、苗、瑶、彝、白、土家、仡佬等族。 八、云南省西盟型铜鼓以云南省西盟山区佤族使用的铜鼓为代表。其特点是体形高瘦,鼓面宽大,身近直筒形,雄、腰、足无分界标志。此型铜鼓分布在云南西南部,以及邻近
6、的泰国、老挝和缅甸。广西的龙州和靖西也有少量发现。其流行时代始于唐代中期至清代末期,历史上使用这类铜鼓的民族,在中国境内是傣族、佤族,在东南亚地区有泰国的泰族,缅甸的克伦族和老挝的卡族。当代云南境内的一些民族村寨还在使用。 广西铜鼓铸造厂广西铜鼓南宁总经销广西铜鼓铸造厂网址:http://www.gxtg123.com/广西铜鼓南宁总经销:http://www.grylp.com原文地址:http://www.grylp.com/informs.asp?id=1332&newstype=礼品文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