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48564
大小:86.1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0
《博伽梵歌第十二章奉献服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二章奉献服务 1.阿尔诸那询问道:哪种人更完美,是那些常正确地为你作奉献服务的,还是那些崇拜未展示的非人格梵的人呢? 要旨:到此为止,奎师那已经解释了人格、非人格和宇宙,对各种各类的奉献者和瑜伽师也有了详细的描述。一般来说,超然主义者可分为两类,即非人格主义者和人格主义者。崇拜人格神的奉献者以全副的精力投入对至尊主的服务之中。非人格神主义者也自我投入,但不是直接为奎师那服务,而是冥想非人格梵——未展示的存在。 我们将在这一章里看到,在所有觉悟绝对真理的途径中,奉献服务,是最高的。如果人真正地想与至尊人格神相联系,那就必须从
2、奉献服务做起。 通过奉献服务直接崇拜至尊主的人叫做人格主义者。而那些对非人格梵冥想的人,则叫做非人格主义者。阿尔诸那在此询问哪一种更好。觉悟绝对真理有不同的方法,但奎师那在本章明确指出,为他作奉献服务是最高的。这是与神沟通的至为直接、至为简易的方式。 至尊主在《博伽梵歌》第二章解说了,生物不是物质躯体,而是灵性的火花。绝对真理是灵性的整体。在第七章,主又指出,生物是至高无上的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并劝导生物把注意力转向整体。然后,在第八章又说,谁在离开躯体时想着奎师那,便可立即转升灵性天空到奎师那的居所去。在第六章的结尾,主清
3、楚的说,在所有瑜伽师中,总是在内心想着奎师那的最为完美。因此,实际上每一章的结论都是,人应该眷依奎师那的人格形体,因为这是最高的灵性觉悟。 然而,还有些人不依恋奎师那的人形。他们对此是那样漠然,甚至在准备《博伽梵歌》的诠释时,想把其他人从奎师那那里拉开,转而全心奉献给非人格梵光,他们更愿意冥想绝对真理的非人格形体,而这又是超出感官的,并未展示。 因此,实际上说来,超然主义者有两类。阿尔诸那想问个明白,哪种程序更容易,哪一类超然主义者最为完美。换句话说,他想澄清自己的位置,因为他是依恋奎师那的人形的。他并不怎么在意非人格的梵,而
4、且想知道自己的地位是否牢固安全。非人格的展示,无论是在物质世界还是在至尊主的灵性世界,对观想来说都是一个问题,实际上,人无法全面地设想出绝对真理的非人格特征。因此,阿尔诸那想说:“这样浪费时间有什么用?”阿尔诸那在第十一章体会到眷依奎师那的人形是最好的,因为能借此同时理解所有其他的形体,这样在爱奎师那时,不会有纷乱。阿尔诸那问奎师那的这一重要问题,将澄清绝对真理的人格的和非人格的概念间的区别。 2.至尊人格神说:我认为,心意专注于我的个人形体,信仰永超然笃信,这样崇拜我,在我看来就是最为完美的。 要旨:在回答阿尔诸那的问题时,奎
5、师那清楚地说,一个专注于他的人形,以信心和奉献崇拜他的人,就算是瑜伽中最完美的了。因为在这样的奎师那知觉中的人,没有任何物质的活动,因为一切都是为奎师那而做的。纯粹的奉献者总是不停地在活动。有时念颂,有时聆听或阅读有关奎师那的书;有时烹饪或到市场上为奎师那购物;有时还会打扫神庙或洗刷碗碟——无论做些什么,他都是把自己的一切活动用来侍奉奎师那,不让一分一秒虚度。这样的活动就是完全的神定(萨玛迪)。 3-4.但那些全然地崇拜未展示的存在——那超出感官感知之外的,遍透一切,不可思议,并无变化,固定不移的——即绝对真理的非人格概念的人,控
6、制着各种感官,同等对待每个人,这样的人,置身于造福众生,最终也能到达我。7 要旨:那些不直接崇拜至尊神奎师那,而试图循着间接的途径达到同一目标的人,最终也能达到同一目标——圣主奎师那。“经历过很多世出生后,智者才明白华苏兑瓦就是一切,因此在我这里寻求庇护。”当一个人经过很多生世而获得全然的知识时,就会皈依主奎师那。如果人以这节诗所提到的方法去接近神,那他就必须控制感官,为大家服务,为众生造福。因此可推出,人必须接近圣主奎师那,否则就无所谓完美的觉悟可言。在人完全地皈依圣主之前,常常有很多的苦行要修。 要在个体灵魂之内知觉超灵,就
7、必须停止视听、品尝、工作等感官活动。然后才能明白至尊灵魂无所不在,觉悟到了这一点,不会再去妒忌任何生物,这时的人看动物和人不再有任何分别,因为他只看灵魂,不看外壳是什么东西。但对于普通的人,这种非人格觉悟的方法是非常困难的。 5.心意执著于至尊未展示的非人格特征的人,要想进步,困难重重。对于那些体困的灵魂来说,要在这种修习中取得进步总是很困难的。 要旨:沿着至尊主不可思议的、未展示的、非人格特性道路走的超然主义者,叫做思辨瑜伽师,而在完全的奎师那知觉中,对主作奉献服务的人,称为奉爱瑜伽师。思辨瑜伽和奉爱瑜伽的区别在这里有了明确的
8、表述。思辨瑜伽的途径虽然最终也能导人至同一目标,却是非常麻烦。而奉爱瑜伽的途径是对至尊人格神的直接服务,因而对体困的灵魂更为容易,而且自自然然。个体灵魂从无可追忆的年代起就为躯体所困(有了躯体之梏)。人们很难在理论上明白自己不是这躯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