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ID:34748049

大小:2.12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3-10

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_第1页
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_第2页
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_第3页
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_第4页
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UDC:R378.2密级: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作者姓名莫春花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单位名称)张莉萍主任技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申请学位级别硕士学科、专业名称临床医学论文答辩年月2013年惦月2013年05月煳卿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重庆医科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

2、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寞刍毙日期:力B.牟弓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重庆医科大学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重庆医科大学。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内容除外),并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手段保存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

3、书。论文作者签名:蔓刍花指导教师签名:伪磊日期:加l;.4,专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6前言⋯⋯⋯⋯⋯⋯⋯⋯⋯⋯⋯⋯⋯⋯⋯⋯⋯⋯⋯⋯⋯⋯⋯⋯⋯⋯⋯⋯⋯⋯⋯⋯⋯⋯⋯⋯⋯⋯⋯..6刖吾⋯⋯⋯⋯⋯⋯⋯⋯⋯⋯⋯⋯⋯⋯⋯⋯⋯⋯⋯⋯⋯⋯⋯⋯⋯⋯⋯⋯⋯⋯⋯⋯⋯⋯⋯⋯⋯⋯⋯一第一章材料与方法⋯⋯⋯⋯⋯⋯⋯⋯⋯⋯⋯⋯⋯⋯⋯⋯⋯⋯⋯⋯⋯⋯⋯⋯8第二章实验结果⋯⋯⋯⋯⋯⋯⋯⋯⋯⋯⋯⋯⋯⋯⋯⋯⋯⋯⋯⋯⋯⋯⋯⋯..14第三章讨论⋯⋯⋯⋯⋯⋯⋯⋯⋯⋯⋯⋯⋯⋯⋯⋯⋯⋯⋯⋯⋯⋯⋯⋯⋯⋯⋯⋯20结论

4、⋯⋯⋯⋯⋯⋯⋯⋯⋯⋯⋯⋯⋯⋯⋯⋯⋯⋯⋯⋯⋯⋯⋯⋯⋯⋯⋯⋯⋯⋯⋯⋯⋯23参考文献⋯⋯⋯⋯⋯⋯⋯⋯⋯⋯⋯⋯⋯⋯⋯⋯⋯⋯⋯⋯⋯⋯⋯⋯⋯⋯⋯⋯⋯..24文献综述致谢⋯⋯283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一37124●■●英文缩写CNSEcloacaeESBLsPCRPFGEⅦCM旧LsM旧盯CLSIIⅦETPl@C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英文全称carbapenem--non—·susceptibleEnterobactercloacae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sPolymerasechainreacti

5、onPulsedfieldgelelectrophoresisThe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etallo··13·-lactamasesModifiedHodgeTest中文全称碳青霉烯非敏感阴沟肠杆菌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聚合酶链反应脉冲场凝胶电泳最小抑菌浓度金属B一内酰胺酶改良Hodge实验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InstituteImipenemErtapenem协会亚胺培南厄他培南Klebsiellapneumoniaecarbapenemase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NDM

6、NewDelhimetallo-p-lactamase酶新德里金属一B一内酰胺酶阴沟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摘要目的:对我院住院患者中分离的碳青霉烯非敏感(carbapenem-non-susceptible)阴沟肠杆菌(Euterobactercloacae,点cloacae)进行碳青霉烯耐药机制研究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分离的986株点cloacae,用VITEK2compact和API系统进行细菌药敏试验。对分离出的CNS点cloacae用PCR扩增和DNA双向测序的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和ESBL基因

7、,用PFGE和树图结构图分析以上菌株的遗传学相关性。结果:共分离出35株(35/986,3.55%)CNS点cloacae,其中9株(9/35,25.7%)产碳青霉烯酶,23株(23/35,65.7%)产ESBLs。KPC.2、IMP.8、IMP.26、NDM.1、TEM.6、CTX.M.3’、CTX.M.14’和SHV.12的检出率分别为3(8.6%)、5(14.3%)、1(2.9%)、1(2.9%)、13(37.1%)、9(25.7%)、8(22.9%)和9(25.7%)。PFGE和系统树状结构图分析结果显示,CNS点cloacae菌株具有克隆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