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40651
大小:69.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傅斯年家族的百年故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傅斯年家族的百年故事2011-11-0815:06《齐鲁周刊》/秦关/15180次更多 从清朝的开朝状元傅以渐到晚清名臣傅继勋,再到现代著名学者傅斯年,山东聊城五大家族之一的傅氏家族曾几经沉浮,百年来更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历经荣辱。 而为傅氏家族带来第三次显赫声名的傅斯年,虽然很早就远赴京津求学,甚至到了台湾,但是整个家族的命运却在整整一个世纪里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几经沉浮的聊城名门 顺着聊城西边的二十一孔桥往东,穿过东昌府老城区,过了石桥不远处就可以看到路北的傅斯年陈列馆,被茂盛的槐树掩映着,镶嵌在一片低矮破旧但又保持着水城特色的房屋之间。 朱红色的木质大门,
2、上悬“傅斯年陈列馆”的牌匾,在熙熙攘攘的东关街上,不时有人驻足瞻仰这位文化巨人的祖祠,但它还是显得有些冷清。不过在一百年前,虽已衰落却依旧人丁兴旺的傅氏家族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祖典礼。 傅氏家族兴盛于清代初年,远祖傅以渐是清王朝的第一位状元,后来位极人臣。他十分重视诗书传家,每每亲自“口授章句”,督责子孙攻读举子之业。 傅以渐以后,傅氏成为典型的官宦世家,虽几经沉浮,但获取功名,中举人、进士、为庠生、太学生者不下百余人,在朝为官和出任封疆大吏者几代不绝。 但是傅以渐七世孙,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成人后,从不向人提及他这位宰相祖公,其原因是傅以渐在明清易鼎之际,出仕清朝,有
3、违汉族士人的民族气节。这与傅斯年祖父傅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傅淦于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但他痛恨清王朝后期政治腐败社会黑暗,不愿入仕,加上好交游,乐善好施,赴义唯恐后人,不到几年,家产几乎典卖一空,家境衰落。尽管如此,1900年,他仍把年仅五岁的傅斯年迫不及待送入了私塾,并且选了最好的塾馆。傅斯年成年后曾对弟弟傅斯岩深情地说:“祖父生前所教我兄弟的,尽是忠孝节义,从未灌输丝毫不洁不正的思想,我兄弟得有今日,都是祖父所赐。”傅斯年一生参政而不从政,为人常怀侠义之心,人品与作风都深受其祖父影响。 1899年,傅斯年郁郁不得志的父亲傅旭安离开聊城,到东平担任龙山书院山长
4、。这一年对于整个傅氏家族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年。 就在傅旭安出生龙山书院山长之前不久,一次在聊城街上闲逛,步入一家商店,此店顾客不多,冷冷清清,一位青年学徒正在那里专心读书。 傅旭安上前一看,此人眉清目秀,谈吐文雅,便与之闲聊了一会,知其姓侯,名延 ,是东平县大羊村人,因家境贫寒,奉后母之命来聊城这家商店当学徒。他酷爱读书,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刻苦自学,学问已有一定功底。交谈之后,傅旭安对他矢志苦学的精神颇为感佩,从此二人开始来往。 1899年,傅旭安出任龙山书院山长时,便让侯延 辞去商店差使,随自己到龙山书院读书,一切费用自己代为解决。侯延 意外得到这样一个读书的机会,自然
5、更加刻苦自励,后被清廷授于刑部主事。 侯延 本是重情义之人,他第一次回乡省亲,专去龙山书院拜望恩师,才得知傅旭安已经去世。他在傅旭安墓前自誓,决心把斯年、斯岩兄弟二人培养成才,以报恩师当年知遇之情。 就这样,自幼由旧学功底深厚的爷爷启蒙的傅斯年,1909年考入天津府立中学堂。到了气氛活跃的天津,命运由此发生转折。 “傅大炮”的光辉岁月 时至今日,在东昌府老城区的街头还时常能够听到人们谈论傅斯年的故事。出生没落世家的他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在这里沐浴到了新文化的风雨。因主编《新潮》宣传民主与科学新思想,他在学生时代就享有盛誉,并得到陈独秀、黄侃等人的认可。 当年巴
6、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5月4日那个上午,北平的大学生集会抗议,傅斯年被一致推选为主席。当日下午,他扛着大旗率领游行队伍直扑赵家楼,一举成为名震南北的学生领袖。少年得志是何等快意! 有人说傅斯年生性好斗,喜欢出风头,甘愿做出头的椽子。这个说法不算胡诌。因为这一点,他还与胡适成了情谊深厚的师徒。而且在最后政治抉择上都站在了蒋介石一边,成了拴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当年胡适从海外学成归来,年纪轻轻就被礼聘为北大哲学教授,引起了一些学生的“造反”。有人建议把胡适轰下讲台,但又拿不定主意,于是就找到了傅斯年。而傅斯年听了年轻有为的胡博士的课后,对其“截断众流”从周宣王讲史的方法颇
7、为赞赏,向同学们力保胡博士并非徒有虚名,并毅然从太炎学派和仪征学统中改投胡适门。 1927年,傅斯年说服当时的院长蔡元培设立了史语所,经他的率领,不过半年筹备就立刻成军。当时史语所共有历史、语言及考古三组,傅斯年分别聘请陈寅恪、赵元任及李济为主任。傅斯年主持史语所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筹备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他史无前例地开创了“史料学派”,提出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赢得极高的社会和学术影响。 抗战爆发以后,蒋介石常常召见傅斯年垂询国事,他成为最高领袖厅里的座上常客,但傅斯年并不因此而膝盖骨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