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发展及旦角的介绍

京剧发展及旦角的介绍

ID:34735872

大小:525.76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10

京剧发展及旦角的介绍_第1页
京剧发展及旦角的介绍_第2页
京剧发展及旦角的介绍_第3页
京剧发展及旦角的介绍_第4页
京剧发展及旦角的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剧发展及旦角的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京剧发展天津的戏楼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来自中国南方的四个徽剧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湖北演员进京,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调),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与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

2、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后来北伐成功,全国统一,北京改名北平,“京剧”改称为“平剧”。又由于平剧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近代学者齐如山甚至认为平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所以平剧也被称为“国剧”。京剧曾一度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摧残,当时文革发起人毛泽东打着“破四旧、立四新”的大旗,以铲除旧文化之名对京剧演艺工作者加以迫害,红卫兵将京剧演艺工

3、作者贴上“反动派”的标签并将之批斗(另见电影《霸王别姬》);在毛泽东时代结束后,于文革中幸存下来的京剧演艺工作者得到了喘息的机会,重建了京剧文化。1950年代,大批国内难民南下香港,并带着京剧到香港,于占元1960年代在香港开办京剧班,徒弟有七小福(包括成龙、洪金宝、元华、袁和平等)。至1970年后,京剧班(七小福)解散,并各自发展。另外在台湾方面,蒋介石主导的国民政府兵败来台,同时也有很多外省人迁来台湾,并带来了中国地方文化,其中也包含京剧。而国民政府早年也有计划在台湾推广京剧,并定名为“国剧”,但台湾的京剧观众绝大多数都是外省人,

4、无法与台湾文化相互融合;后来随着台湾本土意识的抬头与台湾文化的复兴,加上老一辈的外省人逐渐凋零,京剧由于失去了忠实观众而在台湾开始没落,但台湾的国家戏剧院和国立台湾戏曲学院也有进行京剧的保存、传承与推广工作,并经常公开上演。早年台湾电视公司曾在每周播出《台视国剧》、中国电视公司曾在每周播出《国剧大展》,也是以京剧为主要表演形式。如今,京剧与大部分地方戏剧一样,面对流行音乐的冲击,而逐渐衰落。PekingoperaorBeijingopera(simplifiedChinese:京剧;traditionalChinese:京劇;piny

5、in:Jīngjù)isaformoftraditionalChinesetheatrewhichcombinesmusic,vocalperformance,mime,dance,andacrobatics.Itaroseinthelate18thcenturyandbecamefullydevelopedandrecognizedbythemid-19thcentury.[1]TheformwasextremelypopularintheQingDynastycourtandhascometoberegardedasoneofth

6、eculturaltreasuresofChina.[2]MajorperformancetroupesarebasedinBeijingandTianjininthenorth,andShanghaiinthesouth.[3]TheartformisalsopreservedinTaiwan,whereitisknownasGuoju(國劇;pinyin:Guójù).IthasalsospreadtoothercountriessuchastheUnitedStatesandJapan.[4]定为国粹的争议国粹是一国传统文化中,

7、最具代表性“内涵独特”且经久不衰的文化遗产。京剧被定为国粹向来都极具争议,京剧是因满清皇帝乾隆的喜好而诞生,当时享有盛名的昆曲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受到乾隆的青睐,在满族导演的不断改造下,一个由江南戏曲和满州小调混杂的剧种由此诞生。[5]在清代,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他们与汉族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京剧迎合了满族人特别是满族上层人的喜好,时至今日,满语的唱词在京剧中仍有大量遗存。在满清皇室的追捧以及一些附庸风雅的京城闲人的跟风下,京剧逐渐开始在京津之间这一狭小地带流传,而受众也多限于王室贵族和追风的达官贵人。[6]清代

8、京剧的大部分剧目都是满清统治者用来歌颂独裁专制、奴化人民思想的工具,京剧的唱腔难以被人听懂,唱调不符合汉族人的审美观,一直没有被汉族地区的广大民众所接受,作家鲁迅曾严厉批判京剧,表达厌恶之情。[7]电影,流行歌曲出现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