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姓名:何春葵学号:1000705211班级:10小教2班(一)诸子时代。先秦最突出的美学思想以孔子创立的儒家伦理为中心。伦理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仁”。由于伦理美学思想本身的不足,因此产生了与之对立或相补充的其他学说,并构成了以儒家为中心而向外辐射的美学思想网络,儒墨的对立与统一形成了使用美学思想,充实了社会美的基本内容;儒道的对立与统一产生了重人性、人情的意境美学思想,补充了儒家重人的功利价值而忽视人的个性自由的不足;儒法的对立与统一则形成了重社会规律的创造美学思想,确立了美
2、的本质的基本含义,也使巫史文化向“史”而不是宗教的方向发展,中国先秦的美学思想为后世中国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二)汉代。西汉初年,民心、军心、政治之心与审美之心都体现出思静的时代要求,黄老之学将道家的清虚无为纳入儒家思想规范,进入政治领域。汉代的新儒学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将“仁”作为经学基本文化的主题,提倡天地之美乃是人之美。(三)魏晋。嵇康、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成为这有一时代著名的玄学命题和美学呐喊;西晋元康(291-299)年间,“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激烈
3、玄风狂放过甚,大批士子口尚虚诞,身则放荡不羁,于是便有“崇有”一说。才性之辩是魏晋清淡命题之一,即魏晋风度。魏晋风度充满了关于生命的悲剧感,是这一时期很有代表性的文化。同时,这一时期,刘勰5文心雕龙6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古代美学体系正式建构。(四)隋唐时期。佛学的中国化,使渐入的印度佛学原本庞巨的思想体系与逻辑体系得以简约,成为了唐代禅宗的“不立文字”,对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美学史上的由唐人王昌龄所首倡的“意境”本义,受到了佛教“意境”说的深刻濡染和影响,艺术审美上的“意境”,指由一
4、定文本符号系统所传达、召唤的艺术创造与接受的心灵境界。(五)宋代。宋明理学大量吸收了道佛思想,具有了更加灵活多变的特点,很自然地浸染了道、佛思想中的审美气息,加之理学本身也具有性情逼近的切实需要,从而打开了通向审美感悟之域的路径,程颢、程颐的道学思想,朱熹的道学思想,陆九渊的心学思想,王守仁的心学思想,王夫之的气学思想就是宋明理学的代表。理学在文论诗论中用道统否定文艺和美学,同时把人生境界奉为最高的美和乐,以冷色调和女性化为主流,理学的修养学是人生论、修养论,又是一种纯粹精神美学,宋明理学发展完备的
5、过程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完成过程。(六)清代。王夫之的清代实学的美学思潮,具有尚物、尚事与尚实的思想与思维是属儒的“实用理性意义”的中国古典美学的终结。(七)近代。世纪之初王国维、蔡元培等先驱者最早在国外接触到美学并将其引进国内,同时对中国传统美学保持一种批判的姿态,批判“文以载道”的传统功利主义美学,张扬个性主义和浪漫倾向以疗救病弱的中国国民性,大力提倡美育以救国新民,对于具体美学问题如悲剧论、意境说重新作出阐释等。然而所有这些批判性工作大都是在引进国外美学并将其援为衡量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备受
6、关注、影响最大的当数康德、叔本华、尼采、席勒、达尔文、立普斯、布洛、弗洛伊德等的美学思想。此期美学不是以中国美学为本位,而是以国外美学为本位,是用国外美学的理论观念来阐释、修正和改造中国传统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