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责任 美学学科的建立,从德国唯理主义哲学家鲍姆加登在1735年写的博士论文《诗的哲学默想录》中提出要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感性认识,并为这门学科起名Aesthetic即感性学开始,经德国哲学家康德、席勒、谢林、黑格尔等人的发展深化,而最终完成的。美学学科是哲学中与研究知(即理性认识)的逻辑学、研究意(意志,类似于人的道德理性)的伦理学并列的研究情(即感性认识)的学科。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学由西方传入中国,而中国的美学学科的真正建立是在1949年以后,在第一次美学热潮中
2、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文革结束后重新复苏,在第二次美学热潮中得到了现代发展。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美学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步伐不断加速,第三次美学热潮已经可以期待!这是时代的发展赋予美学的全新使命! 一、美学的兴起与中国特色第一次美学热潮反思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兴起是在1949年之后,其标志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1956-1965)出现的美学研究的第一次热潮,这是一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美学大讨论,当时的各大报纸、杂志都有专栏讨论各种美学问题,总计有
3、近百人发表文章参加这次讨论。美学也因此在民众中具有广泛的知名度,似乎是人人都可说上几句的理论问题。这第一次热潮已经经过了多次的回顾与反思,每次反思都可从中发现新的东西,这主要是随着时间的积淀,历史上一些司空见惯的事情往往会显现出别样的意义,给后世不断以新的启示。 第一次美学热潮讨论的议题为美学的对象、美的本质、美感、自然美、马克思手稿中的美学思想等,又以美的本质问题为中心。在美的本质的讨论中,形成了以高尔太、朱光潜为代表的主观论派和以蔡仪、李泽厚为主的客观论派等多个学派。 主观说以吕莹和高尔太为
4、代表。吕莹在其《美学问题》一文中提出:美,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是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所以,美是人的主观意识。高尔太认为,客观的美并不存在,美是主观的,人的心灵是美的源泉。 他论证说,大自然给予蛤蟆、黄莺和蝴蝶的都是一样的,而人觉得黄莺与蝴蝶是美的,而蛤蟆是不美的,这样,美的主观性就完全显现出来了。所以他说:美是人的观念,不是物的属性,客观
5、的美并不存在,美,只要人感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到,它就不存在。后来,高尔太明确提出美是自由的象征,而自由是一种体验,一种经验形态,一种快乐和幸福,因此,在高尔太那里,美就是主观的。 朱光潜对美的本质问题的解释被简称为主客观统一说,却还是被归到主观论一方。他早年在《文艺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美都是经过心灵的创造。 在这次美学大讨论中
6、,朱光潜正式提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这里,主观是指不带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客观是物理,是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松树是美的,美在什么地方?一方面是苍翠劲直,这是客观的;一方面是高风亮节,这是主观感知。客观的物、自然的物是物甲,不是美感的对象,而是形成物的形象的条件。美感的对象是物的形象而不是物本身。物的形象是物在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可称为物乙。物乙也是物,是知识形式的物,夹杂着人的主观成分的物,只有物乙才存在美不美的问题。因为物乙的产生需要自然物的客观条件加上人的主观条件影响
7、两方面因素的结合,所以是主客观的统一。在朱光潜看来,统一的过程实际上是艺术加工的过程,物的形象也就是艺术形象,所以美只是艺术的特征。主客观统一说在当时被批评为客观符合主观说或是主观消融客观说,认为还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客观说以蔡仪为代表。他提出:美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于这事物本身,不在于我们的意识作用。在他看来,美是独立于主体的意识之外的,美感是对客观的美的反映。在人类还没出现之前,自然界就有了美。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呢?蔡仪说: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一
8、般的东西;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 所谓典型,是具有突出的、生动的现象并能充分表现出本质和普遍性的个别事物。 李泽厚对于美的本质问题的解释也是客观说,不过他所肯定的美是客观的,不等于蔡仪所说的客观性,美不是一种自然属性或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美的客观性是指美的不依赖于被反映被感知的个人主观的客观存在性质。美的社会性并不是指主观性,而是强调美依存于人类社会生活,是这生活本身,而不是指美依存于人的主观条件的意识形态、情趣,因此,美是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