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恢复)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恢复)

ID:34731758

大小:64.7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10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恢复)_第1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恢复)_第2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恢复)_第3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恢复)_第4页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恢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恢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薄清文会计13-2班130624225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自豪地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想中华文化之所以能被称为博大精深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巍然挺立与中国哲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这道出了哲学之于中国的重要性。但在近现代的发展中我们的目光盯上了资本主义的发达,我们饱尝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不顾一切的向西方学习,向欧美学习,我们渐渐地抛弃了弥足珍贵的中国哲学思想。虽说冯友兰老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不像古书典籍那样的晦涩,但它

2、还是会使大多数人望而生畏。我也是明知中国古代思想价值连城,但一直不曾深入阅读相关书籍。这次在老师的强烈推荐下开始阅读《中国哲学简史》,虽还是一知半解,但也是有些体会和反思的。中国哲学的任务是使人具有“内圣外王”的人格,他努力地使每一个人都以“圣人”为自己的标准,既要注重自身修养又要重视对社会的功用。我想这种“内圣外王”的要求不单单是要求人们多读书,多学习知识而应是一种吸收知识后心胸的开阔,精神境界的提升,应是一种精神境界提升后的实际行动,是要求人们以自己的行动让自己所生存居住的世界更加美好。“内圣外王”是我们中国哲学所追求的至高人格,但在追求“内圣外王”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人遭遇了挫

3、折,有太多的人放弃。[在此处键入]薄清文会计13—2班学号:130624225“内圣”即注重自身修养,处处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某个人刚刚开始下定决心要做到“内圣”时,他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乐善好施,关爱生灵,尊师重道,尽量使自己离圣人更近一步。但现实的羁绊总是很多,在日复一日的圣人标准下他们迟迟看不到自己与圣人距离在缩小的成果,于是他们放弃了,他们开始为非作歹,肆意妄为,他们开始嘲笑那些仍在追求或刚刚开始追求“内圣”的人。因此,在“内圣”这个方面有人在追求,有人在放弃,并且放弃的人数远远大于最终达到“内圣”的人数,于是尝试的人数也在下降。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那些追求过“内圣”而

4、未达到的人的痛楚与失落,因为他们见到的大多都是追求过“内圣”而未曾达到的人。于是人们越来越多的放弃或者说是遗忘了对“内圣”的追求,转而争取一些衣食住行等更加实际更加直观的东西。我想那些追求“内圣”且一心要达到圣人这一步人,他们从一开始就误解了“内圣”含义,而是带着功利的思想去追求“内圣”。但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社会就越来越物质,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冷淡。我们只觉得我们的社会坏了,却不知道它坏在了哪里,什么时候坏的,我们该怎么拯救这个坏了的社会。其实我想既然称作“圣人”那他的数量应该是少的,人人可以追求但不一定人人都能达到。若是能在这个已经开始变坏的社会里传播“内圣外王”的人格目标,引导

5、人们去追求“内圣”,不断地修养身心,但并不是要人们都成为圣人,只是向着那个标准看齐。也许在一代代的人类延续里,人们的道德修养会不断提高,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的和谐。[在此处键入]薄清文会计13—2班学号:130624225“外王”即重视在社会上的功用,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对他人有所贡献。能够达到“外王”的人按照他们的品德才能他们十分适宜成为政治领袖,他们适宜为王。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圣人大多是不能成为政治领袖的。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哲学家(如柏拉图)认为圣人一旦担任政治领袖就违背了圣人的意志。他们认为圣人经过长期的哲学训练心灵有变化的事物世界“转”入永恒的理世界,他们认为圣人是产生于人类的

6、事物世界却高于人类的事物世界,再让他们回来担任人类事物世界的领袖是不合适的,是对圣人的侮辱。有的哲学派别(如儒家)认为处理日常人伦事物,不是圣人分外的事,而是他的人格完全发展的实质所在,于是在他们看来圣人是适合担任政治领袖的。那些圣人之所以不能担任政治的领袖的原因除了中国传统的世袭制度外,我想是他们对于自身的修养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甚至说是苛刻的,使得他们在政治中不是那么的灵活,甚至是他们在政治里显得有些固执。于是是中国哲学里这种“内圣外王”的思想是用于劝诫当权者而不是由一个已经达到“内圣外王”人来担任政治领袖。圣人的外王追求与实际执政的差距,也使施行仁政成为对每一届政府的要求与期待

7、。也正是由于这种差距,当政者违背民意的行为总是会出现。中国哲学中“外王”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圣人的要求,若是执掌政权的人,虽不是圣人,也能具有“外王”的意识,能真正地为自己的百姓做些事情而不只是追求自己功成名就,民与官的矛盾定能有所化解,社会也许能和谐一些。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在此处键入]薄清文会计13—2班学号:130624225孟子曰“性本善”,荀子却说“性本恶”,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于人性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