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731727
大小:52.7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0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夜已深,诺大的房间,我独自一人品读着这足以令我迷茫的【中国哲学简史】,仿佛陷入一场头脑风暴,将我引领到一片未知的领域。伴随着我的除了对全新“世界”的好奇外,便只有八月夏夜的微风和跳动着的心脏。窗外漆黑一片,奔忙一天的人们早已步入梦乡,一切都安静下来。徜徉于字里行间,仿若世界只剩下我一人,哲学的魅力令我似漫步在烟雾缭绕的云端,又似置身于洞庭湖旁,抬眼望去,天空只有一弯残月,水面平静的没有一丝涟漪……此刻,抛开白日里扰人的烦恼,忘记这生活的喧嚣,我切切实实的享受到哲学带给我的心如止水的愉悦。书中提到,中国哲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追溯至春秋战国乃至更早。哲学
2、既有脱离尘网、社会的“出世的哲学”,又有注重社会中人伦和世务、只讲道德价值的“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则两者兼备。在中国哲学中,我常常看到圣人二字。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可称之为圣人呢?以前在我看来圣人就是伟大的人,学识渊博的人,甚至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书中却告诉我:“圣人便是将出世与入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的人。”读至此,我心中满是疑惑,表示看不懂、难以理解。后续等到书读完后我才大概理解为圣人并没有什么超能力,他们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再回过头来看原来的自己,着实是井底之蛙了。书中描述到哲学的背景,不禁叫
3、我拍手叫绝。中国与别的国家地处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于如荷兰,英国等海洋国家,中国则为大陆国家,以农业为主导。由于大陆国家土地资源的优先,农业理所应当的成为中国的本业,而商业只能成为末业。正是因为“农业国以土地为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成为巩固中国封建制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土地的所有制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封建制度得以逐步完善,形成中国古代的社会。然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社会的影响巨大使得中国哲学也受到时代背景的限制。由于中国重农,所以儒家、道家等无意识的赞美自然,对自然加以理想化。农业是以土地
4、为生,加之土地不能转移,中国古代因此产生家族制度,海洋国家则发展产生为城邦。“在一个城邦里,社会组织不是独裁的,因为在同一个市民阶级之内,没有任何道德上的理由认为某个人应当比别人重要,或高于别人。但是在一个家邦里,社会组织就是独裁的、分等级的,因为在一家之内,父的权威天然的高于子的权威”。这也就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中国封建历史发展的必然。不禁令我赞叹,这太奇妙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影响着中国哲学,而中国哲学又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发展。这就好比是一条迷宫,兜兜转转,发现起点亦是终点。按照书的排版,作者在总述中国哲学后,先从儒家开始讲起。提到儒家就不得不想起孔子——中国的第一
5、位教师。孔子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以及孔子对后世的影响,我是早有耳闻。可是当人们至今仍对孔子儒学津津乐道,认为其影响至今的时候,我是不服气的,认为他们是在夸大其词,盲目崇拜。可当我真正读完中国哲学六大家后,我发现原来最贴近我的生活,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儒家了。也许,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得儒家思想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人们的生活,谁都不例外。确实,在现代的生活中,儒家学说提出的“仁、义、忠、恕”出现的频率比起阴阳家的“气、理、太极”要高的多。基于此,我也更乐于谈儒家。孔子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但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他们的解释是由他自
6、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也就是作者提到的所谓“以述为作”的精神。我认为,孔子之所以具有极高的声望,在老师中具有旁人无法撼动的地位,与这种精神是有关的。古代的教书先生我不了解,但就现代的老师来说,这一点是缺乏的。我并不是对我的老师有意见,只是认为现在的教育抛开时代背景、社会的原因比起孔子时期太过于僵化了。孔子“以述为作”的精神,不仅仅是单纯的“述,”仍有“作”的成分在其中,也就是孔子在教学中加入了自己的新元素。不论这些新元素是否带有个人情感,但终归是使学生不再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反而给了弟子拓展自己想法的空间,理解这样的教育方法,那么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就不奇怪了。再对比如今,
7、老师只是一味的将课本上的知识强加于学生,几乎不给学生自己思考知新的机会,考试又更不允许学生提出任何质疑。这样看来,现在又和明朝的八股取士有什么区别?学习不正是为了创新,而不是仅在已有的知识结论里练习。当然,我不否认我的想法有片面,不能一概而论。由于现代大部分人并未系统的学习儒家学说,所以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有关儒家的思想难免会有偏差。例如我们口中的“无为”,与儒家的“无为”所指的不一定相同。我们所认为的“无为”,多理解为没有作为,且暗含贬义。于儒家而言“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