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语言”及其形上根源

“私人语言”及其形上根源

ID:34727625

大小:91.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10

“私人语言”及其形上根源_第1页
“私人语言”及其形上根源_第2页
“私人语言”及其形上根源_第3页
“私人语言”及其形上根源_第4页
“私人语言”及其形上根源_第5页
资源描述:

《“私人语言”及其形上根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私人语言”及其形上根源周建漳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哲学中正式提出早在1934到1936年间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经验’和‘感觉材料’的讲演笔记”中相关的探讨即已展开(参看《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2卷)。提出的“私人语言论题”被认为是这位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备受关注的天才哲学家最有价值的思想遗产,其地位堪与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和塔斯基的“真理论”相媲美(SeeGordonBaker,p84)。同时,它也是在维特根斯坦研究专家之外引起了广泛兴趣的问题。对于维特根斯坦否认私人语言可能性的立场论者除少数人如艾耶尔外均无异议,但对于他以此为理论靶子所欲探讨的问题是什么,其理论敌人是什么,以及他由此想要引

2、出的结论是什么,哲学界注家蜂起,人言言殊。这其实也许正是维特根斯坦本人所追求的理论效果,就像苏格拉底对话的目的。与《逻辑哲学论》独白话语截然不同,《哲学研究》的对话风格具有明显的苏格拉底特征,简单说就是乐于反问却慎于正面提出明快观点,其结果是令对话者感到难以把握其意。本文不以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述原意的复原或辩护为目的,希望对私人语言错觉的真实形上根源做进一步的探讨,拓展我们关于私人语言论题的理解。一、“私人语言”析义在《哲学研究》243节中,维特根斯坦提出,我们是否可以设想有这样一种语言,其“语词指涉只有讲话人能够知道的东西;指涉他的直接的、私有的感觉。因此另一个人无法理解这种语言”

3、,(维特根斯坦,下引该书只列节数)是为私人语言论题的标准出处。私人语言论题牵扯甚广,但在其直接性上,它的直接落脚处无非语言的理解问题,私人语言之为私,就是除了第一人称说者“我”之外无人能够理解的意思,(参见第269节)换言之,私人语言就是在其理解上具有排他性的声音或书写符号。此外,这里所设想的不理解是在排除主观故意(密码、暗语)与能力阙失(外语、专业语言)前提下的不理解,因而,它属于逻辑性而非事实上和技术性的。维特根斯坦指出,不理解可以区分出“不知所云”及“自以为是”两种情况,私人语言上的不理解属于第二种情况。(参见第269节)在第一种情况下,对某种语言的不理解是显性可觉察的,其前提则

4、是如果的者为是坦存在着这样一种语言,而这当然不是事实。而在后一种情况下,人们所遭遇的并非全然不知所云的语言符号,而是我们日常语言中的某一个字,如维特根斯坦谈论私人语言时所举的唯一用例:“疼”。在此,不理解是处于隐性状态的,是某种语言怀疑论的理论产物而非实际遭遇的语言事件。依维特根斯坦的描述,作为被悬拟出来的东西,私人语言被设想是与内心经验的私人

5、性相关联的。这样,从根本上说,私人语言的实质乃是他心的不可理解性问题,这一问题的另一面,就是语言的唯我论。7于是,问题聚焦于这一点:“在什么意义上说我的感觉是私有的?”(引文重点标记为原文所有,下同,不注)对曰:“那是,只有我知道我是否真的疼;别人只能推测。”(第246节)同样,私有的感觉经验未必是某种怪异的“穷奇”经验,见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204页。它只不过是像疼这样的通常感觉的私人性。概括起来,私人感觉在本体上说的是它的切身性,即“别人不可能有我的疼痛”(253节),依此,“疼”之为私是只能为某一个人(当事人)自己直接而不能为其他人同时具有即分享的,

6、在此,内在感觉属于某种特权性个人对象(privilegedprivateobject),具有不可让渡性(nottransferable)。因而,在认识论上,它是只有我自己知道的——用罗素常爱用的词——“亲知”,对于其他人而言具有不可接近性(inaccessible)。根据以上分析,维氏为私人语言所悬拟的私人感觉在严格意义上指的是感觉经验的第一人称性质,这种私人性从语言的角度看,是指感觉具有语词总是无法如数传达的冗余。私人感觉准确说来指的是感觉在第一人称和其它人称之间的不对称性,前者属于当下直接的实感,(参看第243节)属于感知,后者则是被间接推知或相信的,属于无当下至于在从无疼的经验的

7、情况下对疼是否能理解是需要仔细辨析的,比如,是否可以通过类似的感觉如“酸”或“麻”之类的感觉懂得“疼”?简言之,我怀疑一个先天盲目者能够通过任何语言手段获得关于颜色的概念。实际感受状态下的纯粹认知或语知,从而别人在严格意义上说似乎不知道当事人的实际感觉是什么样的。例如,假设有一个人,代表正常红色波长与下绿色波长在他的视网膜上的成像正好是颠倒的,红色在他眼里实际是通常的绿色,那么,他关于红色的经验就是私人性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在红绿灯面前表现出与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