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道”与“僰道县”置于何时新说

“僰道”与“僰道县”置于何时新说

ID:34727450

大小:57.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10

“僰道”与“僰道县”置于何时新说_第1页
“僰道”与“僰道县”置于何时新说_第2页
“僰道”与“僰道县”置于何时新说_第3页
资源描述:

《“僰道”与“僰道县”置于何时新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僰道”与“僰道县”置于何时新说刘承厚在此之前史学界对宜宾市行政中心的建置沿革,除僰道城筑于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是统一的认识外,关于本文两个命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第一说法,老(原)《宜宾市志》,说置于秦统一中国后至汉武帝建元六年(前221年-前135年);第二种说法主张秦建县,置于高后六年往前推两百多年;本文笔者通过查阅史料,立论为“僰道”始置于孝昭元年(公元前250元),改“僰道”为“僰道县”是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1992年出版的县级《宜宾市志》说《史记》、《汉书》记为汉县,又引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记为高后六年(前182年)“城僰道”,又

2、引唐人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则明确为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置僰道县”。又引南宋时欧阳忞的《舆地广记》记“宜宾县,本僰侯国,秦曰僰道”说今人亦有主张秦建县的。最后作出结论说:“因此,在尚无充分证据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某一说法的情况下,把僰道建县时间定在秦统一中国后至汉武帝建元六年即公元前(221-135年)是比较适当的”。同一年,由县级政协宜宾市委员会主席刘显君任组长,经余毅恒老师审定的《酒都宜宾》在历史沿革栏目就否定了1972年版的县级《宜宾市志》的定论,说:“到了秦汉时,这里‘汉民多’,反客为主,‘渐斥徙之(僰人),’《秦记》)。”原文接着又说:“秦惠

3、文王时,灭蜀治郡,这里称‘僰道’。道,是属于县一级地方政权,归郡监督。《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得明白:‘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县、道、国、邑,为同一级地方政权机构。宜宾那时称为‘道’,就是因为‘有蛮夷’。宜宾那时也是汉夷杂居之地了,但少数民族主要是僰人,故在‘道’之前再冠一‘僰’字,以示区别(以别于雅安地区的‘严道’,松潘地区的‘湔氐道’及汉族地区的‘甸氐道’,‘刚氐道’等)。”余毅恒老先生生前给我说过清·嘉庆版《宜宾县志》很重要,我手中一本就是84年花五元钱买的。早在1984年之前,县级宜宾市、宜宾县两地志书编篡委员会就组织力量

4、对清·嘉庆版《宜宾县志》进行了认真的校注。查全一册校注重印本第35曰:“禹贡梁州之域,秦为西南夷地……《华阳国志》郡初治……孝昭元年,始治僰道。《元和志》昭帝时自僰道移武阳,误”。余老生前对我说过,他是参与了校注的,只不过校注重印本不象市志编写本那样列了一长串编写人员名单。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名利思想太重,贪其功,必应咎其责。受着两部书的影响,宜宾市史学界几十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基本上分为两大派:以李伯章先生为代表的“汉置派”和以丁天锡为代表的“秦置派”。争锋相对,各执一端。丁老曾对我提过贾谊的《过秦论》。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重温了此篇流芳百世的不朽之作。文中曰:“及

5、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即是说秦始皇是秦国第七任皇帝,在他之前已经历六任国王。他们分别是:一、秦孝公;二、秦惠文王;三、秦武王;四、秦昭襄王;五、秦孝文王;六、秦庄襄王。《华阳国志》载“孝昭元年,始治僰道。”孝文王紧接昭襄王,孝文王在位的元年,就是昭襄王退位的一年,如果那半年(或大小半年)不算,昭襄王退位应是公元前251年,而孝文王登基应在前250年。因此,根据《宜宾县志》校注重印本载《华阳国志》:“孝昭元年,始治僰道。”把宜宾建置僰道(县)的时间定在公元前250年较为合适。这样,把《宜宾县志》、《叙州府志》、《酒都宜宾》、《华阳国志》,乃至《史记》、《汉书》与

6、最接近秦朝的千古一论《过秦论》都统一起来了,这样才能自圆其说。《过秦论》曰:“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始皇之前的六世秦国,是战国时代的秦国。即是说它与属于封建时代的秦国是两个概念。“先取汉中,再举巴蜀”是战国时期的秦国,而非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封建时期的秦国。所以灭蜀治郡的时间是在战国时段,而非秦汉时段。贾谊生卒年代是公元前(201年-169年),距离孝昭元年仅只几十年时间;而司马迁大约生于公元前(145-90年),也即是说贾谊已经死了,司马迁还没出生。我并不是说司马迁的《史记》不是信史。我只是说明贾

7、谊离秦朝更近一些,他的《过秦论》是总结秦朝盛衰的专论,几千年来经考验,更是公认的信史,特别是新中国后长期选入高中教材,是要求学生要背诵的经典之作。《古文观止》等选本也是必收之作。始皇统一中国是前221年,惠文等三世蒙故业,因遗策是在公元前306年以前,将近100年那么久一段时间,对“西举巴蜀”后三世皇帝不可能留下空白,必然是灭蜀治郡的结局,“举”即是“全”,完全灭掉了,不建立政权,还辛辛苦苦的“举”来干嘛呢?所以老《宜宾市志》划的那段区间,既无确凿的史实根据,又不认真的翻阅查找,乱下大包围圈,遗患无穷,是该正本清源的时候了。教力于宜宾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研究的史学教

8、授屈川先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