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_向春玲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_向春玲

ID:34659568

大小:199.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8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_向春玲_第1页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_向春玲_第2页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_向春玲_第3页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_向春玲_第4页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_向春玲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_向春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12卷第6期Vol.12,No.62008年12月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P.C.Dec.,2008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向春玲(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海淀100091)[摘要]本文在对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对社会的整合价值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儒家文化在东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社会整合的作用,提出对以往的现代化模式应重新认识,指出儒家文化的人本主义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以及社会整合功能必将对当代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关键

2、词]人本主义;内圣外王;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6-0039-05上世纪60—80年代,当西方国家的经济走向萧统文化的主流,经久不衰,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条时,东亚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区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却出现了经济起飞的奇迹。人们在考察其原因时发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现,这些地区的共同之处就是在文化因素上长期以(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于是,一个饶有意味的问第一,人本主义思想。题产生了:儒家文化对于东亚地区的经济成

3、就是否不同于西方,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创造宇宙万物形成了文化层面上的有利影响?儒家文化的内在特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质是什么?它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盘古、女娲、神农氏等。也就是说,一开始,中华民族就肯定了人在宇宙万物中的主体性地位。《孝经》谓: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对社会“天地之间,人为贵。”《荀子·王制》亦谓:“人最为天的整合价值下贵。”并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仁”是儒家人本精神曼海姆认为,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结构

4、或历史进程的产物[1]。儒家文化是在传统中国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论语·雍也》谓: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顶点“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并在中国传统回》亦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身的改造而得以存续。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收稿日期]2008-10-22[作者简介]向春玲(1953-),女,湖南湘西人,中共中央

5、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39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所以,为王,圣者就是王者,圣王是合一的,亦即修养自己,儒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它塑造了中华民安顿好家庭,达到至圣,就可以治国、平天下。族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积第三,“天人合一”思想。极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论语·泰伯》儒家强调人本思想,但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后谓:“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告子》亦的人文主义。儒家文化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同时,还提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倡“天人合一”,主张自然与人的关系和谐。而西方

6、的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种精神鼓舞了历史人文主义在反宗教的同时,也反自然,更多的是强调上的中国人创造了古代中国的灿烂文明。人定胜天,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无限开发,如今的生态第二,“内圣外王”思想。系统失衡与这一“戡天论”思想是不无相关的。肯定了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之后,儒家提出了孔子所讲的天命,不等同于基督教的上帝。“孔现实生活的理想原则,这就是著名的“内圣外王”思子所说‘天’,其实是自然,所谓‘命’,是自然之数或想。“内圣”是对个人主体心理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自然之必然性”[2]。如《论语·阳货》谓:“天何言哉!四达至仁、至圣的理想境界;“外王

7、”是指社会教化方面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儒家的“天人合一”思的要求,以实现仁政、王道的目标。“内圣外王”,也想,是在“究天人之际”问题时,把“天”与“人”纳入一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和社会理想的统个能自觉维持平衡的有机系统中进行思考,认为天一,它所注重的是个人人格的自我修养、人生理想的人之间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孟子·尽心上》谓:“尽完成和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治理。为实现“内圣”的人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知天矣。”汉初,董仲舒生目标,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和规范,如“礼、提出“天人相类说”,认为人与天相似,天是有意志、仁、忠、

8、孝、信、义、恕”等。“仁”是指以血缘为纽带的有目的、有道德的主宰,人受命于天,天人之间存在亲情之爱,以及由此推广的对一切人的爱。为了达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