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

ID:34650770

大小:4.10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3-08

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_第1页
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_第2页
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_第3页
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_第4页
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的临床分析姓名:吴昊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眼科学指导教师:刘晓玲20090501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型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变化的I临床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组和正常健康人群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I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Tearfilmbreakup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vitalstaining,FL)等参数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泪液分泌、泪膜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及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l、对象选择2型糖尿病组(DM组)和健康组进行对照研究。共选取DM患者29例58只眼,平均年龄63.25±5.24岁。健康对照组20例40只眼,平均年龄59.23±5.81岁。DM组根据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及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分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干眼问卷调查及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查。2、检查方法和评价标准DM组和健康对照组均进行裂隙灯检查(特别是检查睑缘、睑板、睑球结膜以及角膜情况)。应用标准荧光滤纸进行常规FL和BUT测

3、定;应用标准泪液分泌试纸进行泪液分泌Schirmer’s-I试验(先对被检查者进行表面麻醉),DM组患者还进行前置镜下眼底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的评价方法是:记录滤纸条湿润的长度;BUT评价标准是:记录被检者最后一次眨眼到泪膜刚出现干斑的时间;FL评分标准是:将角膜平均分为上、中、下三等份,每部分计o-3分,共计o-9分。结果:DM组与对照组无年龄统计学差异(Student’Sunpairedt检验P>O.05),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两组亦无性别统计学差异(X2检验,P>O.05)。l、DM对泪膜功能产生损害的情

4、况1.1泪液分泌试验(Sit)DM组泪液分泌试验(Sit)值0.05)。DM组BUT值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别(Student‘Sunpairedt检验P>O.05)。2、DM对角膜上皮的损害DM组角膜荧光素染色累计积分较对照组明显增加(Wilcoxon秩

5、和检验,P<0.05)。3、DM病程对泪膜功能的影响3.1泪液分泌试验(Sit)病程增加,Schirmer’s—I试验值明显减少(OnewayANOVA检验,PO.05)。4、DM病程对角膜上皮的影响病程增加,角膜荧光素染色累计积分明显增加(Wilcoxon秩和检验,P<0.05)。5、DM组血糖控制水平对泪膜功能的影响5.1泪液分泌试验(Sit)DM组血糖控制情况越差,Schirmer’s试验值减少越明显(St

6、udent’Sunpairedt检验,PO.05)。6、DM血糖控制状态对角膜上皮的影响DM组血糖控制情况越差,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累计积分增加越明显(wilcoxon秩和检验,P

7、验(Sit)DM组伴有眼底改变受试者与不伴有眼底改变受试者相比较,Schirmer’S试验值无明显减少,两者差异不明显(Student’Sunpairedt检验,P>0.05)。7.2泪膜破裂时间(BUT)DM组伴有眼底改变受试者与不伴有眼底改变受试者相比较,BUT值无明显改变,两者差异不明显(Student’Sunpairedt检验,P>O.05)。8、DM组有无眼底改变对角膜上皮损害程度的影响DM组伴有眼底改变被检者与不伴有眼底改变被检者相比较,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累计积分明显增加,两者有一定相关性(Wilcox

8、on秩和检验,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