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化纪律散漫的学生

如何转化纪律散漫的学生

ID:34596025

大小:30.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8

如何转化纪律散漫的学生_第1页
如何转化纪律散漫的学生_第2页
如何转化纪律散漫的学生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转化纪律散漫的学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转变学生纪律散漫在进行一阶段的社会调查后,并结合近些年相关的教育新闻报道,我发现当前的学生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生难以管教,纪律散漫,体现为:不懂得尊重他人、尊敬师长,缺少在不同场合中应当懂得遵守的相关秩序知识和自我约束能力;缺少社会实践,有好逸恶劳的习性,大多数的学生心理较脆弱;在教学班级中,普遍有女生比男生更能遵守校纪班规、学习刻苦,成绩也比男生好等现象。经过本人近些年的调查和研究,我找出存在这些教学现象的一些根源,论点如下:一、受宠的家庭“小皇帝”,娇纵难治。目前,我国无论城镇乡村,独生子女是一种

2、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此,我们可比较一下上世纪80年代的学生与本世纪的独生子女学生生活环境有何不同:上个世纪80年代,大多数家庭的日子过得艰难,他们的子女过早就得承担起一些家庭责任,经常参加劳动,因而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强,“穷家子女早当家”,生活的劳累使得这些孩子过早懂得诸事来之不易;而家庭人口的过多,又使得这些子女都处在一个不易受人关注,家庭成员要相互配合、相互谦让的生存环境,因此,生活教他们学会了人与人之间如何和睦相处的本领。当前独生子女的生长环境则异常的优越,从他(她)们的身上一方面体现是聪明、俐伶、专长

3、明显,身体发育极好;另一方面是大多数的孩子娇纵难管、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劳动观念不强、动手能力极差等特性。究其原因是在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中,那些吃了一辈子苦的长辈们,面对着家中的唯一明珠,恨不得把他(她)放在自己的心窝里护着,许多本应是孩子该做之事,可有些家长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吃苦,便事事代劳、包办了,因此,这些孩子没有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些孩子显得乖顺懦弱、怕苦畏劳,更缺少社会实践的应变能力;或有些孩子只要看中某一物件,家长如不依的话,孩子便哭闹不止,家长心疼之切,便事事依顺,日长天长

4、,孩子因诸事来得容易,便对日常的一切都看得极轻,一种不爱惜父母劳动成果的举止、习惯便逐渐滋长了,日久天长便形成孩子那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不考虑他人的心理;或又由于孩子的优秀、出众,他们的父母亲也被这无尽的自豪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孩子日渐滋生出的狂妄、自负、自私等毛病,当这些毛病渐次累积成为他(她)生命中无法根治的顽疾时,这也将成为家长生命中永不能将息的疼痛!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前些年热播的美国卡通片《功夫熊猫》里面的黑豹太朗:黑豹太朗的人生亦是由自小的光芒四射、出类拔萃到后半生的身陷牢狱之难,当生命中某些的原

5、素并不由着他的情愿发展时,他由此便对师父、社会滋生了无穷无尽的仇恨,从而走到社会的对立面,最终导致自取灭亡的结局……因以上种种原因,使有些孩子渐次养成过分讲究物质享受、以自我为中心、懒散,吃不得苦的心理秉性,是以这些学生在学校里普遍的表现是衣着新鲜、考究,体现在课堂上是畏难怕苦、动手能力差,课堂间搞小动作、讲闲话多(不遵守校纪班规、不考虑他人得失)等毛病。二、社会“不良”风气的助长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亲的“心肝宝贝”,这“宝贝”与班里其他“宝贝”碰在一块,难免会有矛盾摩擦,这是班里纪律难管的主要爆发口之一。

6、在上个世纪,对于有些常犯校纪班规,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可能会采取一些“绝招”:用适当强制的手段压一压这些难管的“剌头”,如罚学生离开教室10分钟、上课时罚站或活动课时罚站、罚放学后留校30分钟、罚劳动、甚至进行适当的体罚等等,本来这些招对于某些学生而言是极易见效的——试想那些“宝贝”在家里何曾受过这般的“苦头”啊!在这里,那些在家里为所欲为的“小野马”,终于在这些“苦头”面前,逐渐懂得在群体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律,可这些“招数”如用在现在诸多“宝贝”身上的话,有些家长就受不了:“3唉呀!我的心肝宝贝啊!这可怎么

7、得了?我家的**在家里我们都下不了手,你们怎么这样子对我家的**呀?这孩子是交给你们学习文化的,你们竟敢惩罚我们的孩子,你们要对我们的孩子道歉!”又或面对某些桀骜不驯的、不把校纪班规当一回事的学生,有些老师处于火头之中,情绪一时失控而变成体罚形式了,就像《岳飞传》里周侗初教王贵、张显、汤怀等一般,面对着自幼娇纵的王贵等顽童,周老师的一顿鞭打和一身学问,从此便把这伙儿顽童治得服服帖帖并成为国家难得的人才。诚然,小说中周倜对学生进行体罚方式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可假若学生的顽劣程度达到胆敢公然对师长进行人身侵犯、挑

8、衅的话,要使他们这些桀骜不驯的“野马”套上笼,让他们懂得常人必须遵守的规矩的话,不下“猛药”怕是难以奏效的!试想,如这些不懂得事情轻重的孩子,在学校如此,在校外亦如此的话,那还了得?有多少少年犯就是在这个懵懂年岁间,犯下人生中不可挽回的错误!问题的严重性还有:体罚学生固然是不对的(在一些特别情形之下,这也应是执教者的无可奈何之举,当然,这绝对不能触犯法律),可更不妥的是一些家长的作法,当学生因做错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