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_1988_2008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4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赵彦云刘思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摘要运用我国198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体现经济增长方式,考察不同类型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凸显以1997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发明专利在1997年前对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在1998~2008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远大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论证了原创型创新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这与现有研究
2、的结论不同。关键词专利经济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率面板数据模型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识码AEmpiricalStudyonChinaPatentsEffectonEconomicDevelopmentMode:1988~2008Abstract:Usingpaneldataofdifferentprovincesin1988~2008,wedotheempiricalstudyabouttheeffectofvariouspatentsontotalfactorproductivity
3、toex-plorepatentsinfluenceon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mode,wefindtheyearof1997isabreakpointOurempiricalresearchshows:inventionpatentdoesnthavesignificanteffectontotalfactorproductivitybefore1997,whereastheeffectofinventionpatentsismuchlagerthanutilitymo
4、delpatentanddesignpatentin1998~2008Thearticledemonstratestheimportanceoforiginalinnovationfor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modechangeatpresentstage,whichisdifferentfromformerstudiesKeywords:Patent;EconomicDevelopmentMode;TotalFactorProductiv-ity;PanelDataMode
5、l引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奇迹。但是中国的经济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基于微观数据的我国统计核算数据估算模型方法研究(编号08JJD910248)的资助。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35增长也呈现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增长由大量资本、能源和原材料以及劳动力投入推动,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低(王小鲁等,2009)。在刘易斯拐点迫近、能源价格飞速上涨、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等诸多约束因素下,粗
6、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迫在眉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在十二五时期的重大议题。全要素生产率是体现经济增长综合效率的重要指标,学术界通常用它来衡量经济增长方式(郑京海等,2008;卢艳等,2008)。创新被认为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核心动力,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国内外学者针对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做了较多研究,但主要是针对R&D投入展开的(谢建国和周露昭,2009;夏良科,2010;Coe和Helpman,1995;Verspagen,19
7、95)。然而,Crpon等(1998)指出,直接决定生产率的是创新产出(专利等新发明和新知识)而非R&D投入,这意味着如果创新成果不能进行有效的转化,R&D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基于此,本文将致力于考察我国创新产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发挥自主创新促进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科学依据。专利是衡量创新产出最常用和被广泛认可的指标,自我国建立专利制度以来,国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在快速增长(见图1)。图11988~2008年中国国内专利总量和发明专利占比由图1可知,我
8、国专利直观上可以大体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1988~1997年为平稳发展期,这一时期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增长较慢。1997年后为高速增长期,专利申请量尽管Griliches(1990)认为,用专利来衡量创新产出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在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发明都会申请专利。但是由于专利和创新的关系十分密切,且专利授权的标准多年来不易变化,同时还具有数据容易获取等优点,用专利对创新产出进行衡量是合理和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