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域主义的层次特征及对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启示

新区域主义的层次特征及对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启示

ID:34572039

大小:184.2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8

新区域主义的层次特征及对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启示_第1页
新区域主义的层次特征及对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启示_第2页
新区域主义的层次特征及对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启示_第3页
新区域主义的层次特征及对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启示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区域主义的层次特征及对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07,35(27):8754-8756,8764责任编辑孙红忠责任校对李菲菲“新区域主义”的层次特征及对“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启示赵家亮(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江苏南京210093)摘要探究了“新区域主义”的产生背景及研究层次,分析了“新区域主义”的特征,这对我国“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合作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新区域主义“;长三角”;城市合作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07)27-08754-0320世纪末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著增多

2、;同时这些工业国家之间双向投资的上涨速度快于贸发展的两大趋势。“新区域主义”(Newregionalism,NR)是伴随易的发展,工业国家加紧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另一方面,部世界区域一体化而产生的思潮,以不同层次的区域为研究对分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放弃“进口替代”的战略思想,积极参与[1]象,旨在通过区域中各种主体联合的制度建设,共同协商、合多边贸易体系,开始实施重大的单边改革,吸引工业国家作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的产业转移和投资,同时对有限资本竞争不再局限于国内城的,它已经成为西方学者分析、解决当前区域问题的重要框市之间,而是面对全球城市

3、之间的竞争;全球化还给发展中架。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完善社会国家带来如何保护和发展民族经济的问题。如何修正全球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成为各国的难题。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首要任务,在取得经济迅速各国纷纷选择相邻的国家合作,以及国家之内的区域合作来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区域经济差异加大、区域产业同提高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全球的压力,伴随着全球化,世界出构及跨行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现区域一体化趋势。经济时期则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强调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和1.

4、1.2区域一体化的优势。区域一体化使成员的交易成本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城乡及降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增加收益,获得制度上的竞争优区域(区域内部及之间)协调发展,协调与和谐成为和平发展势。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和总需求在不断扩大,与有限的自然时代的主题。如何借鉴国外“新区域主义”的理论实践经验,资源和空间相比,人均资源和空间占有量均在逐步下降,经对解决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存在的区域发展济持续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和要素投入,因而为了实现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必须通过一定的合作发展方式长江三角洲(以下称“长

5、三角”)是我国城镇最为密集、经来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同时工业生产带来的跨区域环境问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是中国区域图中最大的“闪光点”。题,有限资源生存空间和环境约束迫使区域成员开展合作。“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对国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筑中1.1.3“第三条道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先后经历重视政国经济腾飞所需的世界级大都市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府能力作用的凯恩斯主义和强调市场机制效率的自由市场“长三角”城市的合作与协调发展显得迫切需要。然而“长三主义经济发展模式,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20世纪70年代以角”由于复杂的行政隶属关系,目前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区域来资本主义

6、经济的衰退问题,相反这种政策推行的结果却是一体化实现的跨行政区问题,与西方国家一体化过程中出现城市极化和区域极化的日益加重。“新区域主义”试图超越的问题具有相似性,因此“,长三角”可以借鉴“新区域主义”“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两难选择,强调组织动员区域内的实践经验,加强城市、区域之间的合作,协调区域内城市之部力量和培育竞争优势,把重点放在大都市区域协作与政治间的发展,实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机构的建设上。面对国内城市极化和区域极化的日益加重1“新区域主义”的产生背景及研究层次和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1.1“新区域主义”的产

7、生背景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现了政府重塑等角色转型和将管治1.1.1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交通及信息技术的权利向区域转移的战略,这包括国家权利的下放和城市间通进步,国际间贸易成本下降;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生产过联盟方式将某些权利上交(例如各种大都市区、区域性组组织模式由标准化的、大批量的生产福特制向用户化的、小[2]织的兴起)以形成新的制度竞争优势。“新区域主义”成为批量生产的后福特制过渡,企业选址面向市场,技术的进步继凯恩斯主义、自由市场主义之后经济发展的第3种途径。及灵活生产组织模式的变化促使国际贸易联系日益加强,全1.2“新区域主义”的研究层次

8、根据区域是否跨国界及范球化时代到来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