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述和简要分析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述和简要分析比较董睿摘要:货币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富争论的理论之一。本文首先讨论在20世纪初由费雪、马歇尔、庇古等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传统货币数量论,之后介绍了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最后对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作比较分析。关键词: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恒久性收入货币需求理论所研究的内容是一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量,货币需要量由哪些因素组成,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有何关系,以及一个经济单位(企业、家庭或个人)在现实的收入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经济背景下保持多少货币的机会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等问题。以下分别介绍
2、各个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1]一、传统货币数量论传统货币数量论最早产生于17世纪,当时并不是完整系统的论述,而是散见在许多学者的论述中。其主要意思是货币本身没有内在价值,对经济并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物价水平的变动因此由货币数量的多少决定的。传统货币数量论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了顶峰,并采取了数学的表达方式。其中影响最广的是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和马歇尔、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购买力》一书中,对传统货币数量论作了系统清晰的阐述。费雪十分注重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认为货币是用来交换商品和
3、劳务,以满足人们的欲望,货币最终都将用于购买。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据此,费雪提出了著名的数量方程式:MV=PT式中,M代表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交易总量。费雪分析,V是由制度因素决定,而制度因素变化缓慢,因而它可视为常数。T与产出水平保持一定的比例,大体上也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费雪认为货币与价格在短期内存在如下所示的函数关系:M/P=a其中a=T/V交易方程式虽然主要说明M决定P,但当把P视为给定的价格水平时,交易方程式也就成为货币需求的函数:M=1/V·PT。这一公式表明,在给定的
4、价格水平下,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就是1/V。[2]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从微观经济学中关于需求的一般理论出发,对货币需求问题进行了研究。庇古认为,行为人持有货币可以随时满足行为人对于交易的需求(也就是交易动机),因此,货币需求可以根据行为人的效用最大化原则推导出来。由于交易水平与收入水平之间具有稳定的比例关系,货币需求应当与收入水平正相关。此外,剑桥学派认为,由于货币还具有价值储藏功能,因此,持有货币会有一定的机会成本,这样,货币需求就应与利率水平负相关。剑桥学派认为,在短期内,如果其他情况不发生
5、变化([3]特别是利率保持稳定),有如下的货币需求方程式:Md=k·PY式中,Md代表货币需求量;k是个常数;P代表物价水平;Y代表总收入;PY代表名义总收入。剑桥方程式表明,实际货币需求由实际收入水平决定,并且与实际水平同比例变化。—25—©1994-2007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4]1.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经济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大萧条的背景下产生的。他强调经济的
6、长期性和非充分就业。凯恩斯在其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对货币需求提出著名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把行为人对于货币的需求称为流动性偏好,他认为形成流动性偏好是出于以下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指人们为日常交易而持有货币。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对剑桥传统的继承,因为费雪和剑桥学派的理论都假设个人持有货币的动机是因为货币具有交易媒介的功能,可用来完成每日的交易。凯恩斯进一步指出货币的交易需求主要由人们的交易水平决定,而交易水平与收入成正比(2)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料之外的情况而产生的持币愿望。它的产生主要因为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7、为了防止未来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这种意外变化而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不测。凯恩斯认为,人们愿意持有的预防性货币余额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交易水平的预期,从而使得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3)投机动机。是指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其原因是相信自己对未来的看法,较市场上一般人高明,想由此从中取利,所以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这是凯恩斯作出同古典学派不同并运用规范化的分析建立起的函数方程式,这也是他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之所在。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当前市场利率、投机者正常利率水平的目标值以及投机者对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其中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