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564022
大小:359.9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8
《中国种业发展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种子科技··201O(OlJ··问题探讨·文章编号:1005—2690(2010)01—0001—04中图分类号:S339文献标志码:A中国种业发展与展望、邓光联(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100125)摘要:作者全面回顾总结了中国种业30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效,深刻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对种业的需求和中国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全面阐述了中国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实现目标任务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中国种业;种子;管理;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作为最基本的农l0%左右,而且稻米品质也得到很大改善。
2、在这一阶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先导和载体,是提高农产品段,得益于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带动粮食产量突破产量和品质的物资基础。作为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4亿吨,解决了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粮食其中农业人口占9亿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我国国瓶颈问题。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1.2转轨发展阶段(1995—2000年)1中国种业30年发展回顾(1)种子工程启动。在1995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1.1发展概况业种子工作会议上,国家正式启动了跨世纪的种子工1.1.1产业形成阶段(1978—1995年)程。“九五”期间,种子工程项目共完成各类投资
3、近(1)建立了指令性种子生产经营体系。1978年以3O亿元,相继建成了一批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和分中来,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国家和省、地、县相继在种子局心、国家级原种场、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国家救和各级种子站的基础上成立了2700多家种子公司,灾备荒种子储备库、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种子繁殖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和“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基地、种子加工中心和农作物品种资源圃及原种保护同时建立了2000多个种子基地(原良种场)、近6万区等。种子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个乡镇供种站.形成了“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2)种子市场开放初现端倪。1
4、997年,为适应市场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和以县为单位经济发展和种业管理工作的需要,农业部要求各级种组织供应良种”的种子生产和经营体系。形成了“四化子公司与管理机构分设,以改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一供”的体制。取代靠农业生产合作社“自繁、自选、自判员”的状况,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启动,但由于缺留、自用,辅之以调剂”的“四自一辅”时代。乏配套改革措施,政企分开进展缓慢。这一时期,出现(2)建立了种子管理制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了各种类型的种子公司。以及少数育、繁、推一体化种种子立法。早在1979年,中央就提出要“早日制定颁布子企
5、业,开始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和非计划的种子种子法”。经过多年努力,1989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生产经营市场。此外,包括许多国际知名跨国种子企业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农业部依据该条例在在内的外资企业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进入我国种业市1991年发布了《实施细则》。尽管这些法规规章明确对场,如经营蔬菜种子的瑞士先正达公司、经营棉花种子种子生产经营实行计划管理,但在当时环境下,这些规的美国岱字棉公司(2007年被孟山都公司收购)、经营定为各级种子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对我玉米种子的美国先锋公司(1999年被杜邦公司收购)国种子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
6、要推动作用。等。一(3)杂交技术应用取得巨大成功。在这期问。杂交(3)确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997年3月,国务玉米、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相继选育成功,棉花、蔬菜等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农业作物的品种选育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育成各类农作部在1999年制定了该条例《实施细则》;同年,中国加物品种22o0多个,全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0%人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1978年版本,从以上,良种贡献率达29%,推动农业生产不断迈上新而建立起农作物品种知识产权和保护法律体系。品种台阶。以杂交水稻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中
7、期,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确立,为种业技术市场的形成奠定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国法律基础,改变了单一公共财政投资种业研发的状况,家,推动水稻增产15%~20%;到9O年代,两系杂交实现了育种的商业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稻开始大面积推广,在三系的基础上推动单产再增加(4)种子科技贡献率大幅提高。在9O年代后期,我作者简介:邓光联(1955-),男,四川南通人。大学本科学历,研究国科学家在吸收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员,中心副主任,主要分管种子工作。性地提出了“理想株型塑造与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结·种子科技··2010(01
8、)··问题探讨·合”的超级稻品种技术路线,并成功选育出一批具有自效证照的外资企业,包括独资、合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新品种。在200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