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形态、遗传和生长分析

中华鳖形态、遗传和生长分析

ID:34561432

大小:594.78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3-07

中华鳖形态、遗传和生长分析_第1页
中华鳖形态、遗传和生长分析_第2页
中华鳖形态、遗传和生长分析_第3页
中华鳖形态、遗传和生长分析_第4页
中华鳖形态、遗传和生长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鳖形态、遗传和生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华鳖形态、遗传与生长分析刘阳指导教师:朱新平(研究员)申请学位:硕士研究方向:水产动物遗传育种论文递交日期:2012年3月论文答辩日期:2012年5月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6月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答辩委员会委员:2012年5月8日ShanghaiOceanUniversityMasterDissertationPearlRiverFisheryResearchInstituteMorphological,geneticandgrowthanalysisofTrionyxsinensisbyLiuYangAdvis

2、or:Prof.ZhuXin-PingMainfield:FisheryHeredityBreedingJune,2012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

3、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上海海洋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中华鳖形态、遗传与生长分析摘要中华鳖(Trionyxsinensis)隶属爬行纲(Repitlia)、龟鳖目(Tesmdinata)、鳖科(Trionychidae)、鳖属(Trionyx)俗称团鱼、甲鱼、王

4、八、脚鱼、水鱼等。除西藏、青海和新疆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以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为多见;国外主要分布于朝鲜、日本和越南。近年来,由于食用、药用等的大量需求,中华鳖的养殖业发展迅猛,其养殖方式主要有鱼鳖混养、池塘单养、工厂化温室养殖等,其年产量突破了20万t,伴随着养殖业的发展,中华鳖种群混杂导致种群间的分化、变异逐渐被人为湮灭,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遗传多样性大小是物种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其生存适应和发展进化的前提。一个居群或物种遗传多样性越高或遗传变异越丰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就越强。了解物种的遗传变异,有利于对其种质资源的管理

5、保护和开发利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多元分析方法和微卫星标记对5个养殖种群中华鳖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间的分化进行分析,以及对其中的3个群体(洞庭、黄河、绿卡)进行了生长对比试验,以期为中华鳖的种质资源保护以及改良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形态差异分析。通过对中华鳖(Trionyxsinensis)洞庭(DT)、黄河(HH)、黄沙(HS)、日本(RB)以及绿卡(LK)(洞庭与黄河杂交子代,DT♀×HH♂)5个群体16项生物学外部形态性状的测量,I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绿卡(LK)与其母本洞庭(DT)先聚

6、合,然后再与其父本黄河(HH)种群聚为一支,而黄沙(HS)和日本(RB)另外聚为一支,然后两支再汇聚;主成分分析得到了2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51.93%和11.02%,累计贡献率达到62.95%;在16个测量参数中挑选9个对判别贡献较大的参数建立5个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为61.7%-89.5%,判别分析的结果也显示5个群体分为2大支。2、微卫星分析。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洞庭(DT)、黄河(HH)、黄沙(HS)、日本(RB)以及洞庭(DT)与黄河(HH)的杂交子代(DT♀×HH♂)绿卡(LK)5个中华鳖群体的150个个体进行遗传多

7、样性分析。11对微卫星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为3~6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1818。五个种群相比,绿卡(LK)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期望杂合度、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最高,分别是2.3969、0.5274、0.5545和0.4660。对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分析表明,黄河(HH)和洞庭(DT)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小,为0.0233,而洞庭(DT)和日本(RB)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大,为0.0969。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黄河(HH)和洞庭(DT)及其子代绿卡(LK)亲缘关系较近,而与黄沙(HS)和日本(RB)的

8、亲缘关系较远,最远的为日本(RB)群体。3、生长对比试验。本文对中华鳖洞庭湖群体、黄河群体及其杂交种绿卡鳖(洞庭♀ⅹ黄河♂)的稚幼体阶段进行了生长比较试验,试验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