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研究

ID:34551005

大小:1.71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3-07

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研究_第1页
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研究_第2页
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研究_第3页
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研究_第4页
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总体上看,国外的研究从多角度对经营者报酬契约进行了研究,大大推动了管理报酬激励契约理论的发展。但是,这些研究大都集中于某种单独的因素对经营者报酬契约的激励作用,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的背景和数据大多以美英发达国家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和适用性。1.2.2国内研究综述对高管激励性报酬契约的研究。我国理论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包括对目前我国管理者报酬制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为总的来说,我国企业管理者报酬制度不尽合理,急待改变这一状况;对西方国家经营者报酬制度作了介绍,以供我国借鉴;对我国现行的经营者报酬制度展开讨论和思考:认为应建立一套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作为报酬支付

2、的基础。学者们分别从人力资本理论、绩效考评、激励理论、中外比较等角度对我国高管激励性报酬契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发现现行的管理者报酬形式主要有年薪制、股权和股票期权,分析了不同形式的[10]报酬制度对管理者激励效果的影响(如宋增基、阳小龙),并积极探索适合我[11]国情况的管理者报酬激励模式(如李红斐、杨忠直),有些学者还进行了有关[12]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实证研究(如魏刚)。对激励约束机制的研究。我国理论界分别从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制度、法律法制等角度研究管理者行为的制约机制,提出有效制约管理者行为,要健全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外部环境。但另外一个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至今己有10

3、多年的发展,而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上市公司目前仍然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主体。张维迎(1996)发现,我国较好地解决了国有企业的短期激励问题,然而长期激励则归于无效[13],企业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由于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不完善的现象较诸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更加普遍而且严重。由[14]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总体薪酬过低,因而不能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同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人均持股占总股本的比例过低,仅为0.014%,公司绩效与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同时也不存在明显的区[15]间效应。由于高管人员的报酬低、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公司绩效与管理人员[1

4、6]报酬契约并不相关。李增泉(2000)、杨瑞龙和刘江(2002)等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以及经理报酬与企业规模、国有股股权比例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经理报酬与公司业绩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企业规模显著正相关。魏刚(2000)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激励与经营绩效的关系作了实证研究,结果也发现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水平与公司规模正相关,与经营业绩之间10[17]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雷光勇(2003)也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结构单一,业绩计量指标存在缺陷;同时还发现实施经理报酬契约的外围条件还不

5、成熟。尽管我国自1997年起便确立“经营者收入与企业绩效挂钩”的激励性报酬制度,然而,由于业绩评价指标、业绩评价标准的不完善、报酬结构的不合理,我国上市公司已经出现公司业绩与高管报酬脱离的现象,据沪市、深市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8.5%,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不过从0.137元增至0.143元,可高管薪酬增长却达19.15%,超出公司盈利增长的1倍还多。以及由于激励的缺乏所导致一些上市公司败德行为屡屡发生。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不合理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现象,充分说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己是刻不容缓。对于高管人员管理报酬契约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验证薪酬的变化与公司绩效变

6、化的关系上,特比是对CEO所获薪酬与绩效相关性的研究,朱敏等(2002)[18]研究认为,高层管理者的薪酬与公司绩效是正相关的。周嘉南、黄登仕(2007)[19]以2002-2004年度的高管人员报酬数据为基础,对高管人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显著性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经典代理理论的预测。但更多的研究者认为高层管理者的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樊炳清(2002)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目前的管理报酬机制仍然缺乏有效的激励作用。潘飞等(2006)通过对上市公司高管激励契约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

7、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在契约制定、业绩指标、业绩评价标准方面存[20]在不足。杜兴强等(2007)通过选择会计绩效指标、市场指标以及股东财富指标构建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高层管理当局的薪酬激励、特别是现金薪酬与上市公司之间业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经验研究表明,我国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制定高层管理当局薪酬时往往只对会计盈余指标有所关注,而并不强调股东财富的变化,这导致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在决定高层管理当局薪酬时的具体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