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公路林芝_八宿段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

川藏公路林芝_八宿段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

ID:34509690

大小:392.8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7

川藏公路林芝_八宿段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_第1页
川藏公路林芝_八宿段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_第2页
川藏公路林芝_八宿段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_第3页
川藏公路林芝_八宿段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_第4页
川藏公路林芝_八宿段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藏公路林芝_八宿段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0卷 第1期地质力学学报Vol110No112004年3月JOURNALOFGEOMECHANICSMar.2004文章编号:100626616(2004)0120033207川藏公路林芝—八宿段地质灾害特征及形成机制初探廖秋林,李 晓,董艳辉,李守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摘 要:川藏公路林芝至八宿段地质灾害尤为发育,严重影响了川藏公路的安全运行。为有效防灾与减灾,本文立足于野外考察和对已有资料的统计分析,对该地区开展了区域性地质灾害研究。研究表明,研

2、究区域地质灾害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在分布上,灾害发育密集、类型多、分段性显著;成因复杂的松散堆积体是地质灾害的主要物质基础;强烈的水岩作用和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是该地区地质灾害形成、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为该区域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关键词:地质灾害;川藏公路;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水岩作用中图分类号:P694文献标识码:A0 前言川藏公路西起西藏拉萨,东至成都,全长2155km,担负着进藏人员和物资运输的重要任务,具有重大的国防意义。然而由于本区强烈的新构造运动、河流下切、降雨以及冰

3、川运动等作用,出现了许多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威胁着公路的正常运[1]行。据资料统计,位于通麦附近的102滑坡群在1991~1994年期间每年断道天数均超过100天,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行,许多科研设计单位针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及其防治做了大量工作。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侧重于从自然地理学角度对川藏公路各种地质灾害的特点、形成机制等进行了研究,认为川藏公路西藏境内的地质灾害分布最密、类型最[1]多、频率最高,是全线的“盲肠地段”。尚彦军等对该区域地质灾

4、害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2]究。作者从地质学的角度对该区域地质灾害尤为发育的林芝至八宿段进行了考察。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成果,总结了该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几个明显特点,以供在该地区地质工程工作中借鉴。收稿日期:200321020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2002CB412702)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JCX22SW2L121)资助。作者简介:廖秋林(19772),男,博士研究生,现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方面的研究工作。34

5、地 质 力 学 学 报20041 地质灾害发育密集、类型多、分段性显著考察区地质灾害数量之大、类型之多在我国实为少见。从林芝至八宿全长427km,发育[2]有各类地质灾害达204处,即相当于沿公路每2km就有一个崩、滑、流等灾害点。在公路的某些局部路段,地质灾害发育更为密集,如102道班附近在不到3km的路段上发育有大小滑坡6个,整个路段均受滑坡威胁;位于东久河沿岸的路段完全处于东久滑坡区或崩塌区;还有老虎咀段,沿路处处都有可能发生滚石。从灾害类型上,研究区不仅发育有典型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还发育有地区特色

6、的溜沙坡、滚石、冰雪滑坡等地质灾害。该区泥石流几乎具备了其所有的存在形式,如冰川泥石流、混合型泥石流、冰湖溃决型泥石流和暴雨泥石流等。其滑坡的种类则主要发育于高陡边坡和岩石松散破碎的峡谷地段,以松散堆积体崩塌、滑坡为主。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以不同方式危及着川藏公路的正常运行。首先,大范围分布的泥石流和滑坡对公路的影响最为严重。古乡沟泥石流在1953年9月大规模爆发的前后十几年中多次造成公路中断,并直接摧毁了大量农田和房舍;2000年4月的易贡大滑坡间接冲毁了通麦大桥;还有102滑坡群、东久滑坡群和培龙沟泥石流等

7、都间歇性地毁坏公路,并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次,位于公路84道班附近的溜沙坡往往在公路路面上堆积大量沙砾,而造成公路中断。位于84道班附近和老虎咀的滚石则长期危及着过往车辆、行人及公路路面等建筑物。从灾害的规模上,该区地质灾害有特大、大型、中型和小型等多种类型。2000年4月发生的易贡特大滑坡,其方量达3亿立方米,是世界第二大的滑坡,该滑坡在1900年还发2生过,方量近5亿立方米;1953年爆发的古乡沟泥石流堆积扇面积达4km,总堆积方量达115亿立方米,爆发前后影响公路运行近30年。沿公路分布的

8、大型地质灾害较多,102滑坡群、东久滑坡群、培龙沟泥石流、拉月大塌方和加马其美沟泥石流等灾害的方量均有数百乃至上千万立方米。方量较小的中小型滑坡、泥石流、崩塌和滚石等地质灾害在考察区沿途分布更为广泛。该区地质灾害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段性。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根据地[1]质灾害分布的密集程度和对公路的危害性等特点将该区划分为三个区段,如图1。Ⅰ区:灾害极严重区段,位于公路102~108道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