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

ID:34498197

大小:75.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3-07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_第1页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_第2页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_第3页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_第4页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之情与景的品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情与景,提高审美情趣。知识和技能:1、理解并掌握诗歌情与景的三个层次,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内涵,掌握常见题材的情感倾向;2、掌握分析景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的情与景的结合方式。过程方法和能力: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诗歌鉴赏情与景题型中相关知识和答题技巧,做到既能“意会”也能有效“言传”。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较为有效的的答题技巧。教学难点:将学到的知识、技巧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考试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手段:

2、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18通过近几年高考卷中诗歌鉴赏题中的情与景的题型,导入新课。二、自学互帮:(一)自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诗歌情与景的三个层次;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内涵;掌握常见题材的情感倾向;(2)在老师帮助下掌握分析景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的情与景的结合方式。(二)自学要求:认真阅读材料、认真做好笔记、小组认真讨论;三、讲解释疑:1、诗歌情与景的三个层次。一般认为诗歌“情与景”分为三个层次:物象、意象、意境。在诗歌鉴赏情与景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象即客观现

3、实生活中的形象【通俗地说就是诗歌中写了什么景物(或事物、人物)】;意象即诗歌中浸透诗人情感的物象【就是诗歌中涉及的景(或物、人)的情感倾向】;意境则是诗人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现实景象(或社会景象)和谐统一而成的艺术境界(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诗歌的“情与景”的统一)。——明确:“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是意境的基本特点;领悟诗歌的意境应该从景、情两方面去探寻和体味。换句简单的说,就是这首诗歌什么人写了什么样的景,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能弄懂这些,就能领悟

4、诗歌的“意境”,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情与景”。2、诗歌鉴赏“情与景”关系中情的把握。——18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或是从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来把握;或是从诗歌的主题思想(题材)来把握。3、分析分析诗歌中写景的一般方法。(1)从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入手分析。如高、低、俯、仰的变化;绘形、绘声、绘色。(2)从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入手分析。即把握写景的层次。如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的变化;远景、近景;上下;色彩的搭配等。(3)从描写景物的技巧入手分析。如虚实结合(“晓看红

5、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蒹葭》)。4、理解掌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大致结合方式。(1)情中见景;(2)景中含情;(3)情景并茂;情景并茂又可分:(A)渲染烘托(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B)以景衬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反衬的手法,古人曾评价说:“以乐写哀,以哀写乐,一

6、倍增其哀乐。”四、课后作业:背诵理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内涵,背诵常见题材的情感倾向。18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情与景,提高审美情趣。知识和技能:掌握诗歌鉴赏中“情与景”题型的一般答题方法。过程方法和能力: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诗歌鉴赏中“情与景”的答题技巧,做到既能“意会”也能有效“言传”。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较为有效的的“情与景”题型的一般答题方法。教学难点:将学到的知识、技巧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考试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

7、程一、感情调节:比比看,看看那组能写出最多的诗歌常见意象的内涵。二、自学互帮:(一)自学目标:(1)掌握分析景物的一般方法,掌握常见的情与景的结合方式。(2)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诗歌鉴赏中“情与景”的答题技巧。18(二)自学要求:认真阅读材料、认真做好笔记、小组认真讨论;三、讲解释疑:1、鉴赏诗歌之“情与景”题型的一般答题方法。(1)读懂原诗(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用恰当的术语明确诗歌“情与景”的关系(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表现手法)。【步骤一】——明确:“情与景”常用术语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寓情

8、于景)、虚实相生、渲染烘托(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衬托(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当场练:春行即兴(注)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注)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请你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这首诗。——解答: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或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步骤一】(2)读懂原诗(用自己的话翻译诗歌),找出诗歌中写到的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步骤二】当场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