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肾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ID:34493919

大小:26.9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6

肾素对尿生成的影响_第1页
肾素对尿生成的影响_第2页
肾素对尿生成的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肾素对尿生成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类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及研究现状—肾素对尿生成的影响【摘要】在人类尿生成的过程中有很多种器官对其代谢进行调节。肾是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之一。如果肾功能发生障碍,代谢终产物蓄积于体内,水平衡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各种离子浓度和渗透压将变得异常,内环境的稳定就将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各种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肾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的方式之一就是尿的生成。本文主要综述去肾素对于人类尿生成的影响机理及近些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尿生成【前言】尿生成基本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三个基本步骤。[1](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一部分水、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都可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凡能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的因素都能影响尿的生成。影响肾小球滤过的主要因素是: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有效滤过压和肾血浆流量。(2)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作用是指滤液(原尿)流经肾小管与集合管内时,其中水和某些溶质全部或部分地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重新回到肾

3、小管与集合管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去的过程。  影响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的因素有:①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②肾小球滤过率。(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自身新陈代谢的产物(如H+、NH3等)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称为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的主要有体液因素。1肾素对尿生成的影响机制1.1肾素对钠离子重吸收的影响机制当到达致密斑的NaCl减少时,肾素的分泌增多;相反,到达致密斑的NaCl增加可抑制肾素的分泌[2]。肾素本身没有生理功能,肾素的作用物是血管紧张素原

4、。血管紧张素被肾素分解,生成10个氨基酸的肽——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进一步裂解成8个氨基酸的肽——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可使小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同时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对肾排泄NaCl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它刺激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离子的能力。醛固酮增强Na离子的重吸收,这是通过它增强Na离子跨顶端膜进入细胞内以及跨基底侧膜排出细胞的作用而实现的。Na离子跨顶端膜进入细胞是经膜上的Na离子选择通道。醛固酮的早期,Na离子被激活。Na离子跨基底侧膜排出细胞是Na离子,K离子-ATP酶的作用,醛

5、固酮可增加Na离子,K离子-ATP酶的合成。因此,醛固酮促进小管液中Na离子的重吸收。1.2肾素对肾血流的影响机制1.2.1当动脉血压下降,循环轿量减少时,肾内入球小动脉的压力也下降,血流量减少,于是对小动脉壁的牵张刺激减弱,这便激活了牵张感受器,肾素释放量因此而增加[3]。血管紧张素被肾素分解,生成10个氨基酸的肽——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进一步裂解成8个氨基酸的肽——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可使小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Ⅰ能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直接收缩血管的作用不明显;血管紧张素Ⅱ能使全身

6、小动脉收缩而升高血压,此外,还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作用于肾小管,起保钠、保水、排钾作用,引起血量增多;通过细胞Na-Ca通道,使Ca离子浓度增加,引起血管收缩,从而血压升高(部分治疗高血压药物通过拮抗该作用起效);血管紧张素Ⅲ的缩血管作用较弱,只有血管紧张素Ⅱ的1/5,但促进醛固酮分泌的作用却强于血管紧张素Ⅱ。1.2.2当动脉血压下降,循环轿量减少时,肾内入球小动脉的压力也下降,血流量减少,于是对小动脉壁的牵张刺激减弱,颗粒细胞受交感神经支配,肾交感神经兴奋,进而肾素的释放量增加[4]。血管紧张素被肾素

7、分解,生成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可使小动脉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Ⅰ能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直接收缩血管的作用不明显;血管紧张素Ⅱ能使全身小动脉收缩而升高血压。循环血量牵张感受器+致密斑感受器+近球细胞全身血压肾交感神经+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分泌心输出量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血管紧张素I血压回升转换酶血管收缩血管紧张素II循环血量保Na离子、保水、排K离子醛固酮肾腺皮质球状带血管紧张素III肾素分泌调节尿生成的原理[5]2.有关肾素的研究现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血压调节的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

8、用。传统RAS系统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等6种成分。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已经明确表明,RAS的过度和持续激活,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阻断RAS的药物对于降低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