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

刘杰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

ID:34490686

大小:197.8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6

刘杰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_第1页
刘杰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_第2页
刘杰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_第3页
刘杰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_第4页
刘杰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刘杰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2月理论学刊Feb.2009第2期总第180期TheoryJournalNo.2Ser.No.180当代西方哲学的三个特质刘杰(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当代西方哲学的第一个特质是“英雄时代”的结束,“大哲学家”、“天才哲学家”独自沿着一个纲领、一个方向构造哲学体系已不可能。当代西方哲学的第二个特质是认为哲学就是对大家习以为常的习惯、所遵循的那些基本原则进行理性的审查活动,从宏观的方法来分析,可以分为修辞学论理哲学和逻辑论证的哲学。当代西方哲学的第三个特质是研究哲学的人有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两种,前者追求普遍性的哲学方法,后者追求特殊性的历史的方法

2、。〔关键词〕西方;当代哲学;英雄时代;定义;修辞学论理;逻辑论证;哲学家;哲学史家〔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09)02-0067-07一、“英雄时代”的结束学的思辨,把目光放在自然科学、文化研究、语言和欲知今日西方哲学的特质,就应知一百多年来逻辑、日常生活背景上。诚如雷切尔所说:“他们把西方哲学的发展和变迁。19世纪往往被历史学家世界的事实性安排(如科学或日常生活所反映出的称之为“科学的时代”,因为正是在这个世纪,自然一样)看成是最终的和自足的,而不要求———甚或[1](P260)科学最终走向成熟和完善,社会科学真正诞生,并且承认———进

3、一步的哲学性奠基或证明。”换句科学在技术上的应用推动了整个工商业和社会的快话说,各种反体系哲学相信“事实本身”,把“单一原速发展。但从哲学史的角度看,19世纪的知识、文则”看成不必要的虚构,看成哲学思想的“伤害原化和社会氛围激发了哲学家从整体上解决问题的激则”。这在“拒斥形而上学”和“现象学悬置”等口号情,结果是各种“体系哲学”的出现。我们熟知的黑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格尔、谢林、费希特、叔本华、海克尔、马克思和恩格但雷切尔也指出,哲学的发展从来就不是线性斯、人格主义、幸福主义、进化论、功利主义的哲学和的。大约在1920年至1950年间,在整个否定主义伦理学就是其典型的代表。的思想氛围下,

4、还是出现了复兴体系哲学的迹象。最近,美国著名哲学家N.雷切尔(Rescher)在人们仍渴望对传统哲学所关注的真理和价值问题进其《哲学推论》(PhilosophicalReasoning)一书中对此行新的哲学解释。东方哲学、希腊古典哲学、天主教作了精彩的论述,下面我们对他的观点做一简单的哲学、精神分析、人类学、马克思主义、尼采哲学纷纷介绍。吸引了人们,应用伦理学也在此时兴起。似乎“复在雷切尔看来,“体系哲学”和“反体系哲学”之兴体系哲学”的幽灵还徘徊在西方哲学界,“渴望深间的博弈构成了最近百年哲学的图卷。他认为,体刻”的意识挥之不去。系哲学最显著的特征不是其研究范围(或主题)的然而,简单

5、地复兴传统体系哲学却遭遇了文化无所不包,而是其核心思想都围绕着一个单一的、铁发展的新问题,使得这场体系哲学的复兴运动胎死板一块的组织原则来构建。这种哲学风格还一直影腹中。那么,影响体系哲学复兴的因素是什么呢?响到20世纪初的哲学家,如G.E.摩尔的直觉主义、雷切尔认为,简单说来,就是“知识社会”的来临。罗素的中立一元论、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詹姆士的“知识社会”这个概念并无新意,但人们对它对哲学实用主义。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分水岭。战后的意义却反思不够。它意味着以下几点:欧美的思想氛围是否定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哲学家1.知识的爆炸:大量新的科学分支的出现,极大告别了体系哲学,实证主义、虚无

6、主义、现象学和诠地扩展了人们的思想框架,哲学不得不对此做出反释学兴起。这些新的哲学思潮的代表人物告别了哲应。以物理学为例,1911年物理学包括20个研究67©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领域,而到了1970年则达到了210个研究领域。这但雷切尔注意到,特殊主义哲学的零碎化、一致个数目目前仍在增加。其他科学的情况也基本相性和深度的缺失,以及它的技术至上主义倾向和对似。微观问题的关注,自70年代末以来遭致学界的普遍2.形式科学(数学、逻

7、辑学、计算科学)中系统不满和攻击。新一代哲学家渴望恢复“莱布尼兹主的多样性:形式科学不再是单一的整体,各系统间不义”和“黑格尔主义”,即重新建立综合的、系统的和再兼容。纲领性的哲学。整体主义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并3.复杂性现象弥漫开来:随着新物理学的兴起,未淹没在“后现代主义”的汪洋大海之中,“体系哲我们的宇宙图景发生了根本改变,如亚原子物理学学”的孤岛依旧时隐时现,尽管已处“弱势”。中“物质”的非物质化,量子物理学中因果性的复杂不过,雷切尔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