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名誉权及其保护

死者名誉权及其保护

ID:34487460

大小:212.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死者名誉权及其保护_第1页
死者名誉权及其保护_第2页
死者名誉权及其保护_第3页
死者名誉权及其保护_第4页
死者名誉权及其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死者名誉权及其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第2O卷第1期江苏警官学院学报Vo1.2ONo.12005年1月JOURNALOFJIANGSUPOLICEOFFICERCOLLEGEJan.2005·民商法研究·死者名誉权及其保护辛炳辰摘要:对公民名誉权的保护应包括死者的名誉权,对死者名誉权的司法救济程序只能由死者的近亲属提起诉讼。要准确地把握侵害死者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区别对待生前不同身份的死者名誉权。只有存在侵权行为人侵害死者名誉权的行为,死者确有名誉被损害的结果,行为人的行为指向死者,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才侵

2、犯了死者名誉权。关键词:死者名誉权;近亲属;司法救济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020(2005)01—0077—05死者是否享有名誉权,理论界颇有争议,法律行为的和表现并未因其死亡而消失。死者生前表也未明确予以规定,这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不少困现仍然可以作为人们的评价对象,因此死者的名惑。在天津市因《今晚报》刊载连载小说《荷花女》誉应受法律保护。此依据在于名誉具有约束人们引起了关于死者名誉权保护的争论,进而波及全的行为作用,如果公民死后名誉得不到保护,名誉国法学界。随着该案的判决以及类似案

3、例的判作为一种社会评价,作为一道德标准,就会失去约决,加之最高法院几个权威性批复的公布,首次明束作用。同时,依法保护死者的名誉也是维护社确死者应享有名誉权。这是我国民事司法上一大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死者的社会价值的肯定,突破,是法律进步一大表现。如何准确地理解保往往是通过他人的社会评价所来实现的,这种评护死者名誉权,无论是在实务上还是在学理上,仍价如何与社会利益有着密切联系。然具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名誉成为法律事实之后,便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这种法律后果通常由法律关系来调整。当一、死者享有名誉权的理论依据名誉这种法

4、律事实上升为法律规范所确认所保护通常所说的死者名誉是指人们对死者生前的的一种权利时,就是名誉权。道德品质、生活作风、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社会评关于死者名誉权的问题,理论界说法不一,但价。人死后其肉体和精神归于消灭。但死者生前基本上有四种说法。_1]1、名誉权说收稿日期:200410—18死者和生者一样享有名誉权并应当受到法律作者简介:辛炳辰,男,海南大学法学院2002级法学专业保护。学生,海南海口,570228.2、准名誉权说·77‘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死者的

5、名誉应受到保护,但死者不能像生者权利人不存在而立即消失,还必须延续一段时间,那样享有完整的名誉权,不能通过赋予死者名誉这是因为有的具体权利处于不明确或不稳定状权的方式来保护死者的名誉,但是为了保护死者态,其必须在权利人死亡一段时间后,才能确定权生前的利益,使生者的名誉不受损害,所以由法律利的归属及其范围。对有的权利,在客观上即使明文规定,在名誉方面视同生者享有准名誉权。权利人已死亡但仍需继续保留一段较长时间,如3、死者近亲属名誉权说作者的署名权即使作者死后也不允许任何人冒名死者因为与近亲属有直接的人身关系,所以顶替

6、。因此对死者名誉权的保护,必须准确地理他的名誉好坏,直接影响到其遗属的名誉,保护死解权利的内涵。者名誉的实质和作用在于保护死者近亲属的利传统的民法观点,否认死者享有名誉权就在益,与其说死者的名誉受到民法的保护不如说死于把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相等同。事实上民者近亲属的名誉权受到法律保护。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两4、死者名誉说者绝对的等同显然是不妥的。诚然,民事权利能其认为应该区别名誉与名誉权两个概念。名力与民事权利有一定联系,但两者的区别是显而誉权作为人身权的组成部分只能由活着的人享易见的。民事权

7、利能力是公民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有,但作为对人的名誉无论是死者还是生者都应担义务的资格,它只对生者而言。但不能由此推是相同的,法律保护的应是死者的名誉。导:有民事权利的公民,必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上述四种说法,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能根据法律规定无民事权利能力的人,同样可享受准确地说明保护死者名誉权的理论依据。笔者认某些民事权利,如,对胎儿保留的继承份额。同时为,保护死者名誉权有其理论依据。权利既可依附于权利能力,又可依附某种法律事1、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名誉权作为一种民事权实或法律事件产生。I2]权利和权利能力都是由法

8、利,受到法律保护律确定和设定的,生者因此有民事权利能力而享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正是由于名誉权是以有民事权利的资格,诸如财产权、名誉权等。死者名誉作为客体的,决定了名誉权的本质在于权利因存在名誉这一法律事实也可享有名誉权。笔者人有权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权认为在保护死者名誉权的问题上如果只从权利主排除他人对其名誉享有的权利的侵害。法律保护体角度来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