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479029
大小:25.1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6
《浅谈中国古代的文人相轻现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古代的文人相轻现象文:谢会荣摘要:文人相轻现象是中国文人中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自古以来,这种现象都存在着,对于文艺界的影响也非常深远。文人相轻的说法最早出现在三国·魏·曹丕的《典论·论文》中,文人之所以相轻是因为“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也就是说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中已经说到了这种现象。那为什么文人会相轻?文人相轻有什么影响?怎样能最大程度解决这种矛盾?关键词:不相伯仲竞争机制相互补充和谐共处命理学上讲,文化艺术归类
2、于食伤心性范围,所以文学艺术界人的八字里大多食伤旺。什么是食伤?食神和伤官也,八字里出那天的天干所生的五行为食伤。如出生那一天的天干是甲木,甲木生火,所生的丙火代表食神(与甲木阴阳相同),甲木所生的丁火代表伤官(与甲木阴阳不同)。火是甲木“我”生出之物,如同“我”的排泄物,“我”说出去的话,“我”展示出来的某种东西等等,所以文人多食伤,就善于表现自己,善于说,是靠文字、语言、作品表达来体现自己的,所以就出现了文人相轻的现象。鲁迅一生在文人圈子里生活,当然最为关注有关文人的事,他的许多文章都有或多或少臧否文人的语句
3、,特别是在他生命最后年代里,似乎异常重视“文人相轻”这一口号,仅在1935年就连续写了7篇论文人相轻的文章,确是目光犀利,不同凡响。鲁迅对曹丕“文人相轻”的口号有重大的突破,在《五论》一文中,认为“相轻”之说只是站在旁边看文人轻来轻去的第三者,而真正卷入窝里斗的只有“被轻”和“轻人”两种。他还提出三种“轻”之术:一种是自卑,一种是自高,一种是“只用匿名或由‘朋友’给敌人以批评”。其中“自高”似是曹丕所界定的一种,即“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至于“自卑”和“只用匿名”则似是后来的发展。看起来鲁迅是在批评文人痼疾,不过
4、他也借此“轻”了一大帮子,如轻周作人是“老京派”,轻魏金枝的“无是非”,轻林语堂的把晚明小品“点破了句”,轻邵洵美“有富岳家,有阔太太,用陪嫁钱,作文学资本”,轻施蛰存为“洋场恶少”等等。以此根据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家鲁迅先生的说法,文人相轻的原因主要有三,一为自卑,二为自高,三为批判,关于这种说法,我的理解可以解释为:只所以自卑、自高和批判,当两个或多个文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那么当一个人的才华比自己高,那么就会使之产生一种自卑情绪,这种自卑情绪就会导致一种嫉妒心的滋生,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嫉妒心,所以文人的相轻便也
5、产生。 首先,知识分子之所以能跻身知识密集行业,是与他们的人格特点分不开的。在专业上,他们大多有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在工作中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创新。正是这些人格特点,使他们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可与此同时,他们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认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谁都坚信自己的才识是最出众的。如果在一个单位里,几个这样的人聚在一起,谁都想展现自己的才华,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强。那么一方面,学习的氛围容易被带动;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彼此之间谁都看不起谁,最后发展成相互怀疑,甚至展开暗地或公开的冲突。具有这种人格特点的
6、人,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自恋,自恋出英才,同时也毁英才,正是自恋造成了知识分子之间相互怀疑和竞争的关系。打个比方吧,两只刺猬在冬天想要相互取暖,可是彼此一靠近,就会扎着对方。于是只得远离,可是远离又冷;再靠近,又会被扎跑……如此循环往复,刺猬们逐渐找到了最佳的距离。人也是这样,具有自恋情结的人,与同事在保持一定距离时,相处得还可以。可是只要距离一拉近,就像刺猬一样,相互抵制,导致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于是他们只能保持一个相对远的距离,但是暗地里还是会觉得“他这点不如我,那点也不如我”。这种心理背后的原因就是自卑。
7、他们之所以看不起别人,怀疑别人的能力,其实是出于一种觉得只有自己最优秀,时刻担心被别人超过的心理。这些人的童年,往往承载了家人太大的期望,让他们觉得只有做到最好,才能对得起亲人,获得亲人的爱。长大后,他们继续把这种模式用于工作,形成了“唯我独尊”,互相看不起,互相不信任的关系。其实,人际关系都是相互的,与其寄希望于他人赞赏的目光,不如先把眼光从自己身上移开,学着欣赏别人。只有当自恋者从自己编造的光环中走出来,真正进入别人内心的时候,他们才会发现,那个自恋的怪圈,已经被打破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北朝时期的温子升、邢
8、邵和魏收被称为北地三才,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但三人互相看不起,常常指责对方。尤其是邢邵和魏收。邢邵仰慕沈约而轻视任昉,魏收刚好反其道而行之。于是邢邵公然说:“江南任昉,文体本疎。魏收非直模拟,亦大偷窃。”魏收大不受用,反唇相讥:“伊常于沈约集中作贼,何意道我偷任!”可见只是文风上的模仿或者辞句上的化用,是不能够说“偷”或“作贼”的。但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大伤和气,有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