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476876
大小:2.39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3-06
《高位右房与冠状静脉窦刺激的电生理效应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北医科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本学位论文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本学位论文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其知识产权归河北医科大学所有。河北医科大学有权对本学位论文进行交流、公开和使用。凡发表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论文,第一署名为单位河北医科大学,试验材料、原始数据、申报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均归河北医科大学所有。否则,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研究生签名:莉逄翮签章融《蠢豢誊‰l≯耍,矗喀譬_;
2、j;;月2日≮一j.r/4吣t≤。二∥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3、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等内容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本论文由本人独立撰写,文责自负。研究生签名:斛,量导师签章:、娠//、汕眵年石爿2日目录JJlllllllllJJfllllrlllIPJllllllllllllllJlllIY2397669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3英文缩写⋯⋯⋯⋯⋯⋯⋯⋯⋯⋯⋯⋯⋯⋯⋯⋯⋯⋯⋯⋯⋯⋯⋯⋯⋯·6研究论文高位右房与冠状静脉窦刺激的电生
4、理效应对比前言⋯⋯⋯⋯⋯⋯⋯⋯⋯⋯⋯⋯⋯⋯⋯⋯⋯⋯⋯⋯⋯⋯⋯⋯⋯⋯⋯⋯⋯⋯⋯⋯⋯·7丹IJ舌⋯⋯⋯⋯⋯⋯⋯⋯⋯⋯⋯⋯⋯⋯⋯⋯⋯⋯⋯⋯⋯⋯⋯⋯⋯⋯⋯⋯⋯⋯⋯⋯⋯’/材料与方法⋯⋯⋯⋯⋯⋯⋯⋯⋯⋯⋯⋯⋯⋯⋯⋯⋯⋯⋯⋯⋯⋯·7结果⋯⋯⋯⋯⋯⋯⋯⋯⋯⋯⋯⋯⋯⋯⋯⋯⋯⋯⋯⋯⋯⋯⋯⋯⋯⋯⋯⋯⋯⋯⋯⋯⋯·1l附图⋯⋯⋯⋯⋯⋯⋯⋯⋯⋯⋯⋯⋯⋯⋯⋯⋯⋯⋯⋯⋯⋯⋯⋯⋯14附表⋯⋯⋯⋯⋯⋯⋯⋯⋯⋯⋯⋯⋯⋯⋯⋯⋯⋯⋯⋯⋯⋯⋯⋯⋯⋯⋯⋯⋯⋯⋯⋯⋯·16讨论⋯⋯⋯⋯⋯⋯⋯⋯⋯⋯⋯⋯⋯⋯⋯⋯⋯⋯⋯⋯⋯⋯⋯⋯⋯⋯⋯⋯⋯⋯⋯⋯⋯·18结论⋯⋯⋯⋯⋯⋯⋯⋯⋯⋯
5、⋯⋯⋯⋯⋯⋯⋯⋯⋯⋯⋯⋯⋯⋯⋯⋯⋯⋯⋯⋯⋯⋯⋯·22参考文献⋯⋯⋯⋯⋯⋯⋯⋯⋯⋯⋯⋯⋯⋯⋯⋯⋯⋯⋯⋯⋯⋯⋯..23综述冠状静脉的解剖⋯⋯⋯⋯⋯⋯⋯⋯⋯⋯⋯⋯⋯⋯⋯⋯⋯⋯⋯·26致谢⋯⋯⋯⋯⋯⋯⋯⋯⋯⋯⋯⋯⋯⋯⋯⋯⋯⋯⋯⋯⋯⋯⋯⋯⋯⋯⋯⋯⋯⋯⋯⋯⋯⋯⋯37个人简历⋯⋯⋯⋯⋯⋯⋯⋯⋯⋯⋯⋯⋯⋯⋯⋯⋯⋯⋯⋯⋯⋯⋯⋯⋯38中文摘要高位右房与冠状静脉窦刺激的电生理效应对比摘要目的:射频消融术在国内已经广泛开展。术中行电生理刺激一般选择高位右房。也有医院选择冠状静脉窦刺激代替右房刺激,以减少心房颤动并发症。但关于冠状静脉窦刺激代替右房刺
6、激的可行性分析未见相关报道。本文通过比较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高位右房与冠状窦近端两个不同部位刺激时所测起搏阈值、诱发心动过速情况、房室结文氏点、心室不应期等情况,了解右房与冠状静脉窦刺激对心脏传导的影响,对冠状静脉窦近端刺激替代右心房刺激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患者61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46+15岁,其中男性25例,女性36例。放置高位右房电极、右室心尖部电极及冠状窦电极。记录体表及心腔内心电图。术前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刺激部位分别为高位右房与冠状窦近端。记录两个部位
7、测定的房室结文氏点、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情况及起搏阈值等参数。诊断明确后行射频消融术。术后待患者心率恢复到术前状态时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刺激部位分别为高位右房与冠状窦近端。记录患者两个部位测定的房室结文氏点、心室不应期等数值。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房室结双径路组、左侧旁道组及右侧旁道组。分析三组资料的冠状窦与右房所测电生理数值及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有无差异,并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士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率的比较用X2检验,两者相关
8、性用直线相关分析。P9、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均为81.25%,右侧旁道组高位右房与冠状窦近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均为83.33%。三组资料高位右房与冠状窦近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相比P>O.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房室结双径路组术前高位右房与冠状窦近端所测房室结文氏点分别为341.28+47.25
9、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均为81.25%,右侧旁道组高位右房与冠状窦近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均为83.33%。三组资料高位右房与冠状窦近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成功率相比P>O.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房室结双径路组术前高位右房与冠状窦近端所测房室结文氏点分别为341.28+47.2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