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治疗和意义的重建——从原则到实践

悲伤治疗和意义的重建——从原则到实践

ID:34467400

大小:59.2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6

悲伤治疗和意义的重建——从原则到实践_第1页
悲伤治疗和意义的重建——从原则到实践_第2页
悲伤治疗和意义的重建——从原则到实践_第3页
悲伤治疗和意义的重建——从原则到实践_第4页
悲伤治疗和意义的重建——从原则到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悲伤治疗和意义的重建——从原则到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悲伤疗法和人生意义的重建——从理论到实践RobertA.Neimeyer•LaurieA.Burke•MichaelM.Mackay•JessicaG.vanDykeStringer摘要: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悲伤是重构因为丧亲而受到挑战的世界观的一个过程。虽然大多数人都可以成功地克服丧亲之痛,并且恢复到之前的机能水平,这是与悲伤相斗争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在完成人生转变之前,他们并不能发现创伤事件中存在的意义。对于这些人来说,建构主义治疗师有许多可以采取的策略,以帮助案主加快建构意义的进程,重建连贯的能够整合损失的

2、自我叙述,同时也让他们沿着新的轨迹开始人生故事。在回顾了建构主义的理论以及支撑这种理论框架的证据之后,本文摘录了两位丧亲者的治疗片段,以此表明,叙事疗法、写作疗法、对隐喻语言的关注和可视化等策略,全都可以帮助个体在面临丧亲之时重构生命的意义。关键词:丧亲;悲伤疗法;建构意义;建构主义叹惋挚爱亲人的离世,是我们人类普遍有过的经历。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在生命的各个阶段经受双亲、配偶、兄弟姐妹和朋友的死亡,对于部分人来讲,还遭受过孩子早夭的痛苦。人们对于丧亲的反应可能会非常强烈,表现在情绪低落、焦虑、悲伤、对重新融入世界和与人建

3、立新的关系方面提不起兴头等(Bonanno&Kaltman,2001;Stroebe等,2007)。虽然承受着如此强烈的悲伤反应,但是多数人还是能够成功地处理好,并在丧亲之后的第二年重新回归到健康的机能水平(Bonanno&Kaltman,2001)。事实上,丧亲反应有几个很明显的模式,一些人的情绪起伏非常大,而另外一些人在承受了一段时间的照料重任或者与死去亲人的关系比较紧张时,他们在机能水平上还表现出了进步(Bonanno等,2004)。对于另外一个经历了丧亲之痛并且表现出了明显的心理紊乱的团体来说(Bonanno&

4、Kaltman,2001),他们面临的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尤其是那些亲人的离世是暴力的(如自杀)、意外的(如机动车事故)、过早的(如孩子早夭)人来说,他们面临复杂悲伤反应的风险更高,比如无法接受亲人逝世的事实,沉浸在对逝者的回忆之中,对一个人在生活中的角色表示困惑,并且失去对未来的目标和希望(Lichtenthal等,2004;Prigerson等,1999;Stroebe等,2007)。这些丧亲者遭受的巨大伤害表明,他们需要,并且还有可能特别愿意接受那些帮助他们的干预方法(Currier等,2008)。这篇文章阐明了建

5、构主义治疗师在帮助来0访者适应丧亲重负的临床治疗中会采取的几种治疗方法,这些案主一般会发现自己的资源和人际圈子不足以帮助自己正确应对悲伤。我们先整体回顾一下建构主义对悲伤和丧亲的观点,这些理论特别关注那些破坏了人们的世界观并且迫使他们开始寻找自我和人生意义的经历。稍后我们再看一下验证了建构意义和适应损失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个理论模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最后,我们展示几个能够帮助丧亲者驾驭悲伤的治疗手段:叙事疗法、写作疗法、对隐喻的关注、唤起性的可视化技术,还有pro-symptomposition的建立。每一个治疗

6、手段都用高级作者(RAN)在治疗课程中的片段来说明,并且考虑到每一项治疗手段的目的,作者还给出了一定的评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丧亲EchoingFrankl主张说(1992):“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是心理健康和人类辉煌的关键”(P.157),建构主义是后现代的心理学方法,强调人们需要赋予生活经历以一定的意义(Neimeyer,2009)。建构主义的一个基本命题就是,人类的基本动机是建构和保持一个有意义的自我叙述,也就是“一个重要的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结构,这个结构将日常生活的微观叙述整合成一个宏观叙述,这种宏观叙述巩固着我

7、们对自我的认识,确立了我们特有的情感和目标范围,并且指导着我们在社会世界大舞台上的表现”(Neimeyer,2004,pp.53-54)。因此,一个人的身份本质上是一种叙述成果,因为我们对自我的感知是通过我们建构的和与他人分享的故事共同建立起来的。自我叙述的核心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主要信念和设想。根据Janoff-Bulman的观点(1992),大多数人坚定不移地相信,他们值得一个好的结果,自己对生活有很强的控制力,而且也认为这个世界通常都是仁慈的、公平的。这些核心信念为人们提供了对意义的大致感觉,并且为自我叙述灌输了一

8、种专题的连贯性,也就是McAdams所说的“是与作者对人类意图和行为的所有可能性的潜在信仰相对话,(并且)反映了一个人在什么程度会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在这个地方待着多多少少都是安全的”(McAdams,1996,p.136-137)。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失去所爱之人挑战着一个人核心信念的有效性,并且破坏着自我叙述的一致性。暴力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