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465695
大小:105.66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3-06
《开启心灵如意宝藏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一)这是师父今年3月应邀为放光寺出家在家四众弟子所作的关于“开启心灵如意宝藏”的专题讲演,其中就学佛如何明白发心,如何把握当下,如何提高学佛质量,如何认识净土法门及其清净传承等问题作了明晰的开示,在此供养给大家,同时回答德豫居士关于“如何认识当下”的请法。 最后,当您读到这些激荡人心启迪人智慧的文字时,别忘了感谢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信行居士、后期编辑校对的昌印居士,再次感谢他们付出辛勤劳动...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一)慈法法师讲于2006年3月20日我们的心灵就是一个法界。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
2、触动着法界,但我们却很少去了知它。开启心灵如意宝藏,是我们共同的愿望,是从光明、喜悦和感激心智中自然坦露的一个愿望。心灵,实不属于任何人;如意,实不属于任何人;宝藏,亦实不属于任何人,只是说谁来开启罢了。故所谓开启,并不是我们真能从内在生起个什么,或从外在得到个什么,这实际是一个关于“本具”的话题,这个话题十分清净平实。佛法就是用来开启我们心灵本具之如意宝藏的,这个如意宝一旦打开,是无尽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本具的开启,是十分难遇难得的机遇,希望我们大家能真正尊重这个机遇。此尊重,不是他人需要,而实在是
3、我们自身法界之缘起,实应该尊重;这个尊重,不是来自于外面,也不是来自于内在,就看我们如何取用这个如意宝了。心、心智与心识 凡夫有情,不用心智,就会用心识,智识二法是凡圣之别。例如,当我们念释迦牟尼佛时,通过佛陀所证不共法则的慈悲加佑,会显示出无尽藏,我们会体会到清净平等的心智在放光;而一旦开始分别执着,心识就生出来了。智识一心,不管用智,还是用识,都离不开这个心,实际就是我们所称之如意宝。用智,它是如意的;用识,它也是如意的,故说心灵如意宝是本具、无须造作的,而众生有情所谓的苦,其实是无端造作的妄执结果!这
4、个心,会生出凡圣,因为心是本具的,所以不是说谁是凡、谁是圣,而是看我们各自从心中取用什么。所谓圣,有四大类:佛、菩萨、独觉、声闻;所谓凡,包括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四生九有之类。四圣取用的是觉,各有所悟,称为觉悟者;三界中取用的是迷,各有所执,称为迷执者。不论是觉是迷,都没有离开心,也就是说没有离开“如意宝”。26这个心,生十法界,不管在凡在圣,如意宝须臾未离。若识得于此,即认取此点,我们就是佛教徒了,如意宝就容易启开了。无须认为自己必须改变什么后才能学佛,而可以就现缘开始学佛了。何以故?一切众生本具如来
5、智慧德相。人往往羡慕圣者,而实在是不知自己的本位优势。对于这个本位优势,宗下人讲的比较亲切:就路还家。我们不需要改变什么,但知凡、圣都没有离开如意的心智,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本位上就路还家了,从而离开无端造作之苦。认为要把自己改变成什么样后才能学佛,这样偏离了本具的心,如意丢失于当下,实在可惜!佛教之所以展现在世间,许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生命,把社会上种种生活娱乐都舍弃了,就是为了一个目的:真正地了解我们的人生,或者说了解生命,了解这个世间。若要了解,真是离不开这个“心”。但许许多多的学佛人,就是在这儿走错了路,我
6、们称为缘起不清净、不真实了,在迷执、分别、偏执、污染的状态下去找一个缘起,结果不得自心、不明自心、失心修法。主动把握当下如意心宝从来没动摇过、没染污过、没减损过,在佛不增,在凡不减,这正是如意宝之安乐守护所具足的实质内容。是将其开启,还是将其蒙蔽?这就是一个学佛者觉与迷的问题了,而无论是觉或迷,都离不开当下一念。很多人虽在谈论交流佛法,但往往主动放弃了“当下”这个权利,去寻找自己假设的一个未来的、更好的发心、机遇或缘起,所谓“江南江北觅菩提”,这山望着那山高,结果带来许多困惑的延续。26现在学佛人中,有两种困
7、惑很突出。一种是对未来期盼的困惑。很多念佛人说,因为现在还没达到什么状态,所以我不能往生,所以他不能往生,所以我们不能成就等等。一种是对过去宿缘的困惑。有人说,善知识宿世善根成熟,闻佛法即得契入,而善根不成熟的人宿缘不具啊,于是就推导出两种心态:要么过分高举自心,感觉自己比别人强,比别人善根好、因缘好;要么就是卑劣自己,认为别人宿缘深厚、福德深厚,法缘深厚,而自己不行,得慢慢来啊! 这两种困惑,皆产生于当下,但因为我们被蒙蔽在对过去和未来或高举或卑劣的感知中,放弃了当下了知并抉择的权利,所以,开启心灵的机会
8、也就丢失于当下!这个权利或机会,没有任何人能给予我们,也没有任何人能夺走,只有我们自己来运用它,所以说佛法是十分公正的。 凡夫有情迷失在当下,而诸佛如来、一切智者就觉悟于当下。开启心灵如意宝藏的真正机遇,的的确确在当下,就在石火电光的这一刹那,这是十分珍贵的机遇,我们怎么来识得它、把握它、运用它呢?在佛教中一般称为悟、明,这两个字其实是很平白的一个事情:一旦了解这个“当下”的机遇,我们就有所悟;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