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研究[1]

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研究[1]

ID:34459878

大小:203.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研究[1]_第1页
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研究[1]_第2页
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研究[1]_第3页
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研究[1]_第4页
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研究[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研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6卷第1期中国戏曲学院学报Vol126,No112005年2月JournalofCollegeofChineseTraditionalOperaFebruary,2005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研究苏冬花摘要:在戏剧舞台上,中国的京剧与日本的歌舞伎这两种传统戏剧的舞台形式,既反映了亚洲文化共性的一面,又体现着各自文化的个性精髓。通过比较其风格特征,从异同中寻找艺术发展的规律,是戏剧比较学的意义所在。关键词:程式融合性花道受容性虚拟在亚洲国家的传统戏剧中,中国的京剧和日本看,虽然那只是一种自发状态下的混合,但却体现了的歌舞伎无论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表现理念上都有中国人

2、的思维方式。如果说汉代的“角抵戏”是最初十分相似之处。本文就两种戏剧的艺术特征及舞台尝试用舞蹈来表现情节的话,唐代的“踏谣娘”、“参结构形式的差异谈谈浅见。军戏”却证明了中国戏曲在雏形时已具备了歌、舞、言语(念)和动作(做)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了。到了宋一、京剧与歌舞伎的艺术特征元时期,随着都市商业经济的发展,勾栏瓦舍的兴11多种艺术要素的综合起,为各种艺术因素相互间的交流、吸收、融合、发展中国京剧是融诗、歌、舞、剧于一体的综合舞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说唱艺术的广泛流传,不艺术。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京剧博采昆、汉、仅为戏曲提供了大量的反映各阶层生活的内容,而徽等地方

3、剧种之长,吸取杂技、曲艺等多种艺术要且促使音乐、舞蹈、散说、武术杂技等手段相融合并素,形成了以唱、念、做、打为表现手段来演故事、塑迅速走向戏剧化、成熟化。这在杂剧和南戏的优秀造人物形象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剧目里可得到证实。例如北杂剧《朱砂担》第三折中①被称为日本三大传统艺术形式之一的歌舞伎,“舞判”的场面:它承继了能乐、狂言、人形净琉璃(文乐)的艺术之(正末扮太尉,引判官、小鬼上)(正末云)吾长,又融入民谣、曲艺杂耍的要素,使之成为音乐、神乃东岳太尉,掌管善恶生死文簿,到森罗殿上舞、诗、剧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对案,走一遭去来。(唱)这种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综合性表现形态

4、,我〔正宫端正好〕我将这带来搀,我把这唐认为首先是两方戏剧的特征,也是两者的相似之点。巾按,舞蹁跹两袖风翻。我只觉霜林飒飒秋天我们说任何艺术作品都存在着可以观察到的结晚,觉一阵冷气侵霄汉。构形态。京剧与歌舞伎传统的结构表现形态的形成〔滚绣球〕你道为甚么森森的透骨寒,却元过程,我想应该把它们放在各自传统艺术文化的系来是茫茫的云雾繁,遮断着红尘无限。刚则见衰草斑斑,兀的不是地府间黑水湾。早来到这统中去讨探,才能更好的解释它们之间的异同。奈何两岸,兀的不是剑树刀山。两支眼紧把冤京剧虽然仅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中国戏曲的魂来觑,一支手轻将他鬼力,何处也蹒跚!形成却有上千年的历史,

5、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倘秀才〕摩弄的这玉带上精光灿烂,拂掉中国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因素的综合现象,可追了罗上衣纹可便直坦。我与你登涩道,七林溯到中国的封建社会早期。从艺术实践的角度来林过曲栏。我也曾坐观十万里,日赴九千坛,我沉吟了几番。苏冬花: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副教授。虽说唐宋也有“舞判”“、舞锺馗”的舞蹈,但在这·20·第26卷第1期苏冬花: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比较研究出戏里被尊为诛锄邪恶之神的东府太尉所采用的搀如此,日本文化、戏剧的产生之始,也就必然形成了、按巾、舞袖、弄带、拂衫,乃至穿云破雾、开鬼力它受容性的文化特质。日本的戏剧家河竹登志夫先等身段,已不仅

6、仅是添加的单纯舞蹈,而是根据剧情生在《戏剧概论》中这样写道“:日本的戏剧,或称日需要所安排的人物行动的舞蹈化心理描写即形体动本传统艺能中,有多少要素是日本固有的呢?要回作。答这个问题确实比较难。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在另外,在脱膊杂剧《刘千病打独角牛》的第三折久长的历史发展中,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受容、移植、里有一段描写刘千与独角牛打擂台的场面,在这段消化,并作为自己的东西养育它的态度、方法、理论,戏里,武术、杂技中的角抵、相扑要素已逐渐演变成就是日本文化、戏剧的特质。”舞蹈化的“打”,并与唱做结合在一起描写刘千带病纵观中日戏剧发展演变过程,融合性的中国文打败独角牛的英雄气概

7、。化和受容性的日本文化虽然存在着质的区别,但在关于戏曲在说唱、音乐、戏剧化的基础上对舞京剧与歌舞伎艺术形式的综合发展过程中至少有以蹈、武术等表现手段相融合的过程,我国的戏曲史学下几点是相同的。家们已在他们的著作中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我一、都不拒绝它方的养素,具备博采众长,拿来只想通过上例论证中国戏曲从孕育、形成到繁荣,在我用的融合性。如京剧在昆、汉、徽、梆子等戏曲艺艺术形式上始终坚持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综术的基础上,从声腔、做、舞到剧本文学结构、角度行合观念。说明京剧唱、念、做、打的综合形式是在这当的划分,都进行大胆吸收、存留、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