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2000米的神秘世界

地下2000米的神秘世界

ID:34457143

大小:262.6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地下2000米的神秘世界_第1页
地下2000米的神秘世界_第2页
地下2000米的神秘世界_第3页
地下2000米的神秘世界_第4页
地下2000米的神秘世界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下2000米的神秘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汪品先为同济的本科生们上课汪品先在意大利西西里岛海边考察地质    汪品先  苏州人,1936年11月生,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先后在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任教,现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中科院院士,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的首席科学家。  另一面  中国最缺少的是交锋,太多的是在拍手。——质疑学术会议上的吹捧之风  现在的院士承袭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度,主要依靠单位提名,一考定终身。这几年非正常操作太多了,候选人所在的单位常常下力气、花钱帮助个人搞公关。不能再采取这样的老办法了

2、!我认为应该由院士群体本身来选举,国际上都是由院士提名。正常的情况应该是被选举人是受别人推荐的,自己并不知道,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质疑现行院士制度  为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待遇、对科技成就予以重奖,是我国这些年来促进科技发展的成功措施。但如果缺乏文化层面的相应措施来配套,容易走向反面。我们现在过分倚重物质刺激,对于好奇心的驱动力重视不够。——质疑过度的物质激励  今天的中国太需要能进入科学领域写作的文学家,和能把科学扩展到文化领域的科学家,两者的结合,非常有助于创新文化的早日形成。——质疑文理分科  作为“南海大计划”的主要主持者之

3、一,近期,中科院院士汪品先颇受瞩目。7月,他曾应邀给上海图书馆为成立60周年举办的“大家讲坛”做讲演,介绍了令人神往的海底世界,以及南海的最新科研进展。  文唐骋华图、资料  海底,“常识”以外的世界  “知道吗,几千年来,人们一直以为深海是一片没有生物的世界,冷冰冰、黑黢黢,毫无生气?”迎着观众好奇的目光,汪品先顿了顿,“直到20世纪下半叶,人类才开始了解这个巨大而神秘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在海底,人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山脉,从而弄懂了地球表面的板块构造。接着,深海和海底又发现了“暗能量生物圈”,它和依靠氧气与光合作用的地

4、面生物圈完全不同,并且,占据了地球总生物量的30%。海底还生存着上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细菌,或许不久的将来,能从它们身上提取出“长寿基因”……  “海平面以下2000米真是说不完、道不尽,而目前对它的研究,还落后于对月球、火星表面的探究。”汪品先用诗意的语言,揭秘那个“惯常思维”之外的世界。  例如和“常识”相反,大海并非陆地上那些江河湖水的终点,因为海底是“漏”的。汪品先解释道,大洋板块的水能够深入到俯冲带200公里以下,进入地幔。在地质史上,带入地幔的水相当于现在大洋海水总量的1/4。  难道那里就成了水的归宿?汪品先认为很有可能,

5、“最早形成地球的物质中有2%的重量是水,而今天表层系统中的水只占地球重量0.02%,除了逸失的,应该留在了地球的深部。”对东太平洋胡安·德富卡中脊的钻井观测证实,海底下果然有“地下水”,且在流动。这改变了人们对水循环的认识。“地球上既有地表水循环,也有大洋底部的水循环。”而这,将会影响海水成分,以至于全球环境。  同样鲜为人知的还有碳。汪品先说,碳元素能在土壤中停留成百上千年,在海洋中,则更是以万年、十万年为尺度。在全球碳循环中,大洋海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低碳目标所无法回避的。“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地球表层的现象根子在深部。海底

6、之所以诱人,就在于它还有太多的未知。”  方向:南海,航次:184  令汪品先遗憾的是,历史上,中国人对海洋不够重视。“我们属于大陆文明,有偏重陆地、忽视海洋的传统。”他提到明朝实行海禁,而同时期的西方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敌人都是从海上杀来的。抗战初期的淞沪会战,日军从杭州湾登陆,是迫使中国军队撤退的重要原因。”  到汪品先那一代,对海洋仍然认识不足。1956年他20岁,被选派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地质学,并迷上了螺丝化石。毕业填分配志愿时,汪品先选择西藏,因为青藏高原曾为古海洋覆盖,有大量海底生物化石。但该想法遭上级

7、否决,他进了华东师范大学地质系。彼时,他并未想到自己会与海洋结缘。  至1968年,正常的科研工作基本停顿,苦恼之际,汪品先听说国家要到海上找油。“我十分兴奋,联合同事写报告,申请建立海洋地质系。”1972年该系整体搬迁到同济大学。起初条件艰苦,分给汪品先的宿舍,之前做过肝炎病房。实验室则是一个废弃的车间,面积挺大,却堆满垃圾,苍蝇到处飞。就是在这里,走出了中国第一批海洋地质专业学生。  1978年汪品先随石油科技代表团赴法国和美国考察,他猛然意识到,国外在海洋勘探领域已远远领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科学家就在海底发现了锰结核,后

8、来发现了钴结壳,再后来是‘热液生物群’。每一次都引发热潮,轰动舆论。”  归国后,汪品先一头钻入“车间”。1980年他与同事合作出版《中国海洋微体古生物》,得到了西方学术界的赞誉。  但西方国家的目光早超出了古海洋、古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