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为何与哲学何为

哲学为何与哲学何为

ID:34454266

大小:62.4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哲学为何与哲学何为_第1页
哲学为何与哲学何为_第2页
哲学为何与哲学何为_第3页
哲学为何与哲学何为_第4页
哲学为何与哲学何为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为何与哲学何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漫谈:何谓哲学与哲学何为高捍东08年4月8日晚上七点南二阶开场白:哲人近三千年的哲学探讨,理论建树可谓汗牛充栋,但令哲学界至今尴尬汗颜的是:没有人能够拿出让众人可以接受的哲学定义。由于哲学本身究竟是什么无法说清道明,哲学的功能和哲学探讨到底对我们有何意义的问题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两个问题成为哲学问题中最繁难艰涩的问题,以至于有人放言:虽然每一个哲学家和哲学教师可以按自己对哲学的理解给出一个哲学定义,也能说出自己认为的哲学功能,但不要企图能对哲学下一个令众人均认可的定义,也不要指望对哲学功能的道说能够被众人接受。因为事实上没有人能够说明这两个问题。据说一个日本学者就曾说过这样的

2、话:“要想为难一个哲学家,就请问他‘什么是哲学’和‘哲学能给我们什么’。而一个哲学家若被问到这两个问题时,理当不做回答并愤然离去。”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不信邪的哲学学者致力于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他们似乎不相信,回答何谓哲学与哲学何为的问题,真的会像制造永动机那样不可能。处在深刻变革中的当下中国,我以为很有讨论这两个问题的必要,因为一个对哲学本身理解混乱和错谬的民族是没有希望、无法行进在正确道路并成为先进的民族。有两件事对我刺激颇深。(1)一次大会上,一位学中文的学者给公众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说,一个哲学家搭乘一渔夫的船过江。无聊间,哲学家问渔夫是否懂得数学。当渔夫回答不懂时,哲学

3、家说他这辈子丢失了三分之一的生命。在一阵沉默之后,哲学家又问渔夫是否了解哲学,当渔夫亦作否定答复后,哲学家非常遗憾地告诉渔夫,他这辈子又丧失了三分之一的生命。船到江心,大风骤起,波涛翻滚,小船无法驾控。此时,渔夫反问哲学家是否会游泳,当哲学家惊恐万分地说“不会”时,渔夫非常无奈地对哲学家说,“那您就要失去整条生命了……”在零零碎碎的掌声和轰笑中,我似乎感到眼前高悬着四个大字:哲学无用!作为以哲学教学和研究为事业的我,此时感到自己像一个身材、面相、肤色均不被男人看中并永远无法从他们那里获得爱恋的丑妞。当我在校园里听到那不绝于耳的“哲学到底有什么用”的疑问声和以清高轻蔑的口气谈论哲学时

4、,我偶尔只能以哲学家惯有的平静和苍白的语言回击说:“哲学之无用实乃其大用是也!”(2)在一次两百多学生的哲学公共课上,我首先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说说你心目中的哲学”。事后逐一看完问卷后,令我惊讶地发现:差不多近一半学生认为“哲学是政治”或“哲学是一种政治理论”。哲学确与现实政治有着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存在那种专门为现实政治进行辩护或服务于政治的哲学,但为政治服务绝不是哲学的唯一功能和主要功能,它也无须非要与某种政治理念保持一致,更不能等同于某种政治理论,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分界线,不容混同。我们中国的哲学教育从中学就开始了,而且一直要进行这种教育到博士。反反

5、复复就是马哲教科书中的那些内容,或与之相一致、能够对之做出证明的内容。这种哲学教育的时间不可谓不长,但最后却让受教育者认为哲学就是政治或政治理论,这实在是我国哲学教育的失败和偏失。大家从我对待上述两件事的态度中可以听出我的两个否定性的观点:哲学绝非无用!哲学不能混同于政治!此次讲座的题目——哲学为何与哲学何为——6表明:我将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漫谈来纠正人们对哲学认知上的偏失。我不敢保证我的思考是正确而完备的,只想在此为大家提供一个对哲学认知的平台,给出一点有启发的议论。一、剖析一些颇有价值的看法:现实中也不是没有听到过一些人对哲学有些深度和高度见解的议论,下面几种就是:A、“哲学家

6、是那种专门制造考验人的智力作品的人,其中一些哲学家是无事生非、故意扰乱人类内心安宁的专家。学哲学实为检测自己的智力,并有意锻造一颗不安宁的心。当他发现自己的智力不弱而又适应了内心躁动的时候,他便也开始制造考验别人的智力作品并把某种不安分传染给别人。”学哲学的确是对人的智力的一种考验,晦涩难懂基本上就是哲学的外在特征。没有人指导和引入,找不到恰当的切入点,一般人确实难以涉入其中。真正有点哲学修养的人,人格非常独立,眼光也较独特和深邃,批判意识和超前意识强于常人,故而有一颗不安宁和时刻躁动的心灵。他常常把人们长期固守而以为正确的认知和信念搅得让人产生疑惑,很难表现得同于常人,他也不屑于

7、和同时代的常人相同。故而有人称哲学家都是疯子或神经病患者,发生在哲学家身上的悲剧一再上演。哲学家在思想文化领域是“无事生非”者,他们研讨的许多问题看似毫无价值,让人觉得是“多此一举”,他们的神情似有“杞人忧天”之状,但凡能够理解他们的人,都会认为这正是他们的常态。正如我的一个哲学朋友所言:“无事生非”的哲学家可以理解,“多此一举”的哲学家应该称赞,“杞人忧天”的哲学家值得尊敬。有人通过哲学家的这种常态谈及哲学说:哲学惯于在确信处究问,在无疑处沉思,在无用处深掘,在安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