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94848

200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94848

ID:34450580

大小:1.51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6

200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94848_第1页
200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94848_第2页
200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94848_第3页
200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94848_第4页
200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94848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9484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闻大学·新闻理论·JOURNALISMQUARTERLY2008年第3期总第97期2007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李良荣  李彩霞(复旦大学 新闻学院,上海市 200433)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二年,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期。这一年,在传播技术不断更新与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合力下,媒介生态的变化更为显著,业界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新闻事业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新闻学研究一方面更加强调自身的学科建设,一方面更加关注现实,突显了“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这一和谐社会的主旨。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逐步深化,将会极大地释放传媒产业发展的活力,给传媒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体制保障。本文在梳理去

2、年新闻学部分核心期刊的基础上,试图对该年度新闻学研究的特点、一些重要研究议题的主要观点以及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一简要勾勒。一、特点1.文化体制的逐步深化和新闻改革成为新闻学研究的重要推动力。2007年是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的关键年。4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6月24日人大常委会最终通过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对57条和45条的删改,11月1正式开始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这可视为政治理念新走向的象征,这个象征传达出在行政机构对信息控制权与信息公开原则的权衡中,最高立法机构最终倾向对信息公开原则的捍卫,信息公开原则在国家理念中得到更广泛的承认和最高立法层次的肯定。新闻界的权利

3、空间有所保障,人民的知晓权[1]得到制度化的保证。这意味着,新闻媒体必须对先前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以[2]便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既能行使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又能有效保障新闻媒体自身的权益。2007年7月27日,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全国报刊出版管理和审读工作会议上表示,[3]今年拟出台报刊退出机制,这将有利于报刊结构的优化,报刊出版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促使市场格局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报业市场体系转变。2007年10月十七大召开,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将进一步推动舆论监督;而“大部门体制”概念的提出适应了传媒格局

4、的变动,必将推动传媒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深入。2007年10月17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以十七大代表的身份接受媒体专访时透露:“中国政府将支持出版机构、报业企业和官方骨干新闻类网站上市,并不再要求它们将编辑业务[4]与经营业务拆分,而是鼓励整体上市”。出版业资本运作空间的扩大,预示了传媒业资本运作将逐步松绑,阻碍传媒产业发展的资本问题也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得到解决。[作者简介]李良荣(1946-),男,浙江镇海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李彩霞,女,汉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山西大学文学院讲师。182.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致力于研究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

5、题。密切关注和研究现实问题,是本年度新闻学研究的一大亮点。学者们试图通过深入的研究为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寻求可行的解决途径。围绕传媒生态格局的变化,学理上,研究者们将目光投向媒介融合、网络舆论异军突起等现状,探讨了在新的格局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现存的问题和发展态势;业务上,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讨论了金融报道、涉农报道、新闻时评等新闻实务;此外,面对界内出现的虚假新闻、低俗化、娱乐化等不良动向,更作了深入的反省,并试图从理论高度认识其本质,从根本加以解决。3.研究方法上积极创新,不断借鉴其它学科的长处。在新闻学研究中,不少学者汲取其他学科的长处,从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语言学

6、、管理学、统计学、地理学,甚至城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引入一些理论、观点,丰富了新闻学的研究方法,提高了新闻学研究的水平,使研究朝着系统、规范和深入的方向发展。不过,目前我国新闻学研究中,定性研究普遍存在“有感而发”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少些有感而发式的论文,多做科学的定性研究,多做踏实的个案研究,真正解决我国新闻现象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是[5]新闻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也是社会现实对新闻学研究提出的要求。二、研究热点1.传媒体制改革有学者将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的进程划分为三个部分:1978-2000年为中国传媒体制边缘突破的阶段;2001-2005年为调整与整体转型的阶段;2006年以后为

7、深入推进阶段。认为:“坚持党对传媒体制改革的领导权”和“寻求事业与产业的平衡”非常重要。传媒体制改革当中存在的问题有:改革不平衡、媒体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分离艰难和产权改革、公益性文化事[6]业单位内部改革、文化市场秩序、传媒管理体制等六个方面。[7]面对新闻传播“阅众参与”、“去中心化”和“平等对话”等本质上的剧变,学者们分析了产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论者认为,中国媒介产业的推动是在技术、政治与资本的三重作用下发生。技术在以往的“政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