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设施气态流出物的环境γ吸收剂量计算及实验验证

核设施气态流出物的环境γ吸收剂量计算及实验验证

ID:34441325

大小:324.8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6

核设施气态流出物的环境γ吸收剂量计算及实验验证_第1页
核设施气态流出物的环境γ吸收剂量计算及实验验证_第2页
核设施气态流出物的环境γ吸收剂量计算及实验验证_第3页
核设施气态流出物的环境γ吸收剂量计算及实验验证_第4页
核设施气态流出物的环境γ吸收剂量计算及实验验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设施气态流出物的环境γ吸收剂量计算及实验验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1卷第1期原子能科学技术Vol.31,No.11997年1月AtomicEnergyScienceandTechnologyJan.1997核设施气态流出物的环境C吸收剂量计算及实验验证肖雪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保健物理部,北京,102413)采用有限烟云大气扩散模式,计算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2座核反应堆烟囱排放的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在核反应堆附近产生的附加吸收剂量。对1990—1992年间3年的实验测量结果逐年进行了比较,其偏差均在62%以内。关键词有限烟云 大气扩散 C吸收剂量率 气态流出物核设施的气态流出物排入环境后所造成的附加吸收剂量是环境监测与保护

2、等管理部门极为关切的数据之一。本工作采用有限烟云大气扩散模式,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2座研究堆的气态流出物高架排放在环境空气中产生的附加C吸收剂量率进行计算。在与计算中相应的空间位置点上,将采用高气压电离室吸收剂量率连续监测仪进行长期的连续测量,并对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1 简况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地处距北京市中心约40km的房山区境内,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16°28′,北纬39°48′。该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旱多偏北风,夏季温湿以偏南风为主,春季多风沙,一年四季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本地区的年均气温、风速、湿度、降水量分布及风玫瑰图等气候特征参见

3、文献[1]。实验测量点布置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内一幢高14m的4层楼顶上,测点M与1号反应堆烟囱(高44m)水平距离为360m,与2号反应堆烟囱(高60m)水平距离为310m,其相对位置示于图1。2 计算方法对于烟云或地面沉积物这一类扩展源,空气中某点的C吸收剂量与几百米内的放射性物质的分布有关。对于尺度小于C辐射平均自由程的烟云,在计算某点的C吸收剂量时,必须考虑来自烟云各组成部分的辐射。鉴于本工作实验测量点距烟云排放点较近,计算中采用有限烟云模式。收稿日期:1996203227  收到修改稿日期:1996207201第1期  肖雪夫:核设施气态流出物的环境

4、C吸收剂量计算及实验验证45  假定有一源排放率为Q′0的连续烟柱,则在烟柱附·[2]近(x,y,0)处的C吸收剂量率D可表示为:õD(x,y,0)=-1431935×10LLaECQ′0(QxöQ0)(I1+KI2)(1)qu·式中:D(x,y,0)为地面任意一点的C吸收剂量率-1-1(Gy·h);La为空气能量吸收系数(m);L为空气总-1吸收系数(m);EC为每次蜕变发出的C光子平均能量(MeV);Q′0为烟囱排放放射性核素的排放率(Bq·-1h);qu为x方向风分量的平均值(mös);K为C射线图1 实验测量点与反应堆烟囱相对位置积累因子(1+KLr)中的

5、常数,K=(L-La)öLa,r为受Fig.1Therelativepositionforthe照点到烟柱体积微分元的距离(m);I1、I2为求解烟云monitoringpointandtworeactorchimneys1——1号反应堆烟囱;2——2号反应堆烟囱;外照射C吸收剂量方程时采用的积分式,其定义式参M——实验测量点位置见文献[2];QxöQ0为初始放射性物质扣除沿途地面沉积损耗和放射性衰变损耗后的剩余份额。为了估算长期平均吸收剂量率,计算中必须考虑风频及各种大气稳定度的影响。通常的作法是:针对不同风频和不同大气稳定度利用式(1)分别求出各自的吸收剂量率

6、,然后以风频和每种大气稳定度类型出现的频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3 计算参量与计算结果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1、2号2座反应堆经由高烟囱排入环境中4160131的C放射性核素主要是Ar,其次还有少量Co、I等。由1号反应堆烟囱(以下简称1号烟41囱)气态流出物1981—1987年实测数据分析可知,其它C放射性核素年排放量比Ar年排放[3]41量至少低5个数量级,因此仅对高架排放的Ar烟云在环境空气中造成的附加C吸收剂量率进行计算。表1给出了本厂区地面10m高处风向i和大气稳定度k的联合频率分布f(i,k),表中表1 风向、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分布Ta

7、ble1Thejointfrequencydistributionofwinddirectionandatmosphericstability风  向稳定度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A8137315410125412511021183318291473113471602133011401760114B1518191721610241591134114151498166591301616451000166012401801101C7197116921460120014401100120018114167915901830

8、11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