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地震学基础 2013

第2章 地震学基础 2013

ID:34439798

大小:8.55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9-03-06

第2章 地震学基础 2013_第1页
第2章 地震学基础 2013_第2页
第2章 地震学基础 2013_第3页
第2章 地震学基础 2013_第4页
第2章 地震学基础 2013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章 地震学基础 20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地地球球时时刻刻在在运运动动DSDP(DeepSeaDrillingProject)ODP(OceanDrillingProgram)7大洲在2亿4千万年前,还是一个完整的大陆。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就是其中之一就是其中之一地球也给人类带来灾害,地震地球也给人类带来灾害,地震不停的运动着不停的运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一直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一直在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第二章地震学基础Contents2.

2、1地震成因与地震类型2.2世界地震背景与中国地震区划2.3地震波及强震观测2.4地震震级及影响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2.1地震成因与地震类型2.1.1地球构造人类获取地球内部构造知识的手段?大部分是通过间接的地球物理手段获得,其中最主要的办法是利用地震波。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2.1地震成因与地震类型2.1.1地球构造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地球是一个近似绕短轴旋转动椭球体,平均直径约6370km,长短轴比为300:299。

3、从物质构成和构造特征划分:地壳、地幔、地核,如图2.1所示。(a)地球断面(b)分层结构(c)地壳剖面图2.1地球构造示意图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2.1.12.1.12.1.1地球构造地球构造地球构造地壳—地壳主要由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构成。大陆地壳可分为花岗岩和玄武岩,海洋地壳仅有玄武岩。一般厚为5~40km,陆地约16~35km,平均约33km,海洋平均厚度5~6km,西藏高原最厚,达70km。珠穆朗玛峰(a)地球断面(b)分层结构(c)地壳剖面图2.1地球构造示意图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

4、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2.1.12.1.12.1.1地球构造地球构造地球构造地幔——厚2895km,成分是根据陨石成分、火山喷出物及实验岩石学等途径研究得知的。一般认为,上地幔物质相当于橄揽石、辉石及石榴石的混合物,下地幔物质成分与结构和上地幔差异不大,仅增加了铁的成分,从而使密度增大。由于地幔能传播横波,应为固体。地幔为粘弹性物质,在不均匀高温和不均匀高压作用下缓慢对流。珠穆朗玛峰(a)地球断面(b)分层结构(c)地壳剖面图2.1地球构造示意图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2.1.12.1.12.1.1地球

5、构造地球构造地球构造地核——厚3500km,对地核物质组成目前所知甚少。比较可信的是内核物质主要是铁和镍,外核则处于液态(不传播剪切波)。珠穆朗玛峰(a)地球断面(b)分层结构(c)地壳剖面图2.1地球构造示意图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2.1.12.1.12.1.1地球构造地球构造地球构造地壳和地幔之间为莫霍界面(该界面上波速突增,其下波速约8~8.2km/s,于1909年由南斯拉夫莫霍洛维奇发现)。地幔和地核之间为古登堡界面(1912年发现,Vs=0)(a)地球断面(b)分层结构(c)地壳剖面图2.1地球

6、构造示意图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2.1.2地震类型与地震序列地震类型存在不同划分方法:发生原因、震源深度、地震强度等。(1)按发震原因划分:可分为天然地震和诱发地震两大类。诱发地震:主要指人工爆破、矿山开采及工程活动所引起的地震,其中水库地震值得工程界注意。天然地震:主要有构造地震(90%)、火山地震(7%)和冲击地震(陷落地震,3%)。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22))按震源深度分类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h<70km,主要在h<33km的深度范围内,占地震总

7、数的72%。一年中全世界地震释放的能量85%来自浅源地震。震中区危害较大,但波及面相对较小。中源地震:70km<h<300km,占地震总数的23.5%;12%(能量)。深源地震:深源地震仅占地震总数的4%。3%(能量)。对地面破坏程度相对较轻。结构抗震设计第二章地震学基础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刘阳2013((33)按地震强度分类)按地震强度分类微震:M<2;仪器才能记录到、常人无感;有感地震:2<M<4;常人有感觉;破坏性地震:M>5;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强烈破坏性地震或大震:M>7;(1976.7.28唐山大地震7.8,1995.

8、1.27日本阪神7.2,1999.9.21台湾大地震7.6级)特大地震: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