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杜建发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杜建发

ID:34435175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6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杜建发_第1页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杜建发_第2页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杜建发_第3页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杜建发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杜建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教学目标 :1.领会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2.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教学难点:领会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想:本课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先分析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内及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影响了社会的风气,针对这种情况,党的领导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以高尚的精神塑

2、造人”。二、板书课题:《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三、解题:本文选自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于加强当的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四、学生朗读课文,归纳各段大意,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板书如下: 第一段:概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必要性及高尚精神的含义。第二段:论述为什么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第三段:重点分析怎样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五、 分析课文:(一)、分析第一自然段,教师朗读,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找出

3、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2、所谓“高尚精神”的含义是什么?提问讨论后,明确:(多媒体显示)1、本文中心论点是:要实现现代化,只有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解说):本段提出目的,指出条件,前一个基础性前提的条件形成了本文的中心论点。2、“高尚精神”的含义是:(学生朗读,多媒体显示)——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优良传统和作风,包括几千年形成,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和美德。过度:当今改革发展的市场经济下的社会,我们更需要讲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第二段。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让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思考两

4、个问题:1、对这个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的?2、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明确:通过引用邓小平的话,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引用邓小平的话,进一步阐发了高尚精神的内涵;引用邓小平的话,论述学习和培养革命精神的必要性——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引用邓小平的话,把五种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中间去。(多媒体显示)过度:既然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有如此必要,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怎样“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我们来分析第三段。 (三)、分析第三自然段,学生默读并给

5、本段划分层次,找出具体的实施措施;明确,可分两层:第一层:指出存在的消极现象、危害和原因。(多媒体显示) 现象:(1)沉溺于歌厅舞场,(2)热衷于吃喝玩乐,(3)挥霍国家钱财(4)为表功,弄虚作假,谎报成绩,(5)串门子,拉关系,跑官要官。危害:(1)败坏党的声誉,(2)影响社会风气。根源:(1)党组织软弱涣散,(2)放弃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第二层:论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具体实施措施。(多媒体显示)一要弘扬党的正气;二要注意抓典型;三要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六、 课堂小结

6、:我们分析了以具体实施措施造人的必要性,原因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有意识的学习和培养这种高尚的精神,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无愧于我们的国家,人民和社会的人。七、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1、文中提到的“精神文明”包括哪两类内容?(多媒体显示)明确: 所谓的“精神文明”是:一指教育、科学、文化;二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2、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五种精神是什么?(多媒体显示)明确: 一是革命和拼命精神,二是严守

7、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三是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四是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五是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八、布置作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谈谈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意义。提示:可以从一个方面谈,也可以从几个方面谈。九、板书设计:第一段:概述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必要性及高尚精神的含义。 (提出问题)第二段:论述为什么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分析问题)第三段:重点分析怎样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解决问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 复习导入:本文从提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

8、必要性问题,然后精辟地分析了这一问题,最后指出具体措施,说理极为透彻,那么本文在写作特点上有哪些可资学习借鉴之处呢?二、 板书课题三、 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1、 本文的论证方法上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分析:(1)以提问的形式通过复习全文三个自然段的内容。8(2)用多媒体显示第三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层:指出存在的消极现象、危害和原因。(多媒体显示) 现象:(1)沉溺于歌厅舞场,(2)热衷于吃喝玩乐,(3)挥霍国家钱财(4)为表功,弄虚作假,谎报成绩,(5)串门子,拉关系,跑官要官。危害:(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