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法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法学 - 年11月5 日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4年11月5日法学论坛Nov.5,2004第19卷第6期LegalForumVol.19No.6[文章编号]1009-8003(2004)06-0082-09法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法学何勤华(华东政法学院,上海200042)[摘要]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法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法制的关系问题有了一些研究,但对法科留学生对中国近代法学所作的贡献,则还未系统涉及。本文分三个部分,对中国近代法科留学活动的展开,法科留学生在中国近代法学的诞生与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因法科留学活动而带给中国近代法学以若干特点与传统作
2、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关键词]法科留学生;中国近代法学;法律史[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一中国近代的法科留学活动,肇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实现此愿望的第一位法科留学生,是中国①近代著名法律改革家、外交家、大律师伍廷芳(1842-1922)。他在西方传教士所创办的香港圣保罗书院读完书之后,曾在香港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法庭译员的工作,然后于1874年赴英国留学,在林肯律师学院(Lincoln’sInn)学习英国法律,并于1876年毕业,获得英国大律师证书。继伍廷芳之后,另一位广东人何启(1859-
3、1941)也于1879年进入林肯律师学院学习。在入律师学院之前,何启已经在英国学习生活了7年。1881年,何启从林肯学院毕业,也获得大律师的资格,然后回到香港。由于何启在学习法律之前,已经系统学过医学,因此,他在香港既当医生,又当律师,从事这两个在西方人眼中视为神圣的事业。何启的法律业绩虽然不如伍廷芳那么耀眼夺目,但他所创办的香港西医学院,却为中华民国培养出了一位开国元勋孙中山(1866-1925)。在个人自费留学法律活动展开的同时,清政府官派的留学活动也开始起步。1877年福建船政学堂派出学员与艺徒共28人
4、赴法国与英国学习,其中接触法律的有马建忠(1844-1900)和严复(1853-1921)等人,而对中国近代法学贡献最大者则是严复。1885年,福建船政学堂又曾派出9名学生赴英国[1]和法国学习法律。在向欧洲国家派遣法科留学生的同时,中国知识界的眼光也开始瞄向以西方为模范变法图强获得成功的日本,尤其是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政界与学界,人们开始认真考虑和渴望了解日本学习西方的经验,包括变法方面的成功经验。在这种历史背景下,1896年,第一批13名赴日留学生派出,其中学习法律者有唐宝锷(1
5、877-?)、戢翼 (1878-1907)等人。随后,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个人自费等各种方式向日本派出留学生的活动愈演愈烈,至1905年、1906年两年达到高潮。[收稿日期]2004-07-25[作者简介]何勤华(1955-),华东政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法制史和法律思想史。①在伍廷芳之前,容闳(1828-1912)也曾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过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并且回国以后与法律职业也有过接触,但毕竟不属于“法律科班”出身。容宏在耶鲁大学获得的学士学位为文学士。©1994-2007C
6、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第6期 何勤华:法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法学 83[2]这两年,中国留日学生均达到8000人,而其中的相当部分,都是法科留学生。据统计,从1905年至[3]1908年,赴日的公费法学留学生约有1145人;而1908年,仅从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毕业的学生[2](50)就达1070人。1908年之后,留学日本
7、的热潮开始回落(虽然人数仍然不少①)。而与此同时,留学欧洲和美国的学生则开始慢慢增多。如1914年至1915年,留学美国的官费学生有510人,留学欧洲的有218人,其中学[1](640-692)法律的仍然占有相当比例,如赴美的法科留学生有88人,赴欧洲的也有40人。至20年代末,尤其是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之后,中国对外派遣留学生的人数开始减少。如1929年,中国向外派遣留学生1483人;1937年,向外派遣留学生则下降至366人。但学法律者仍不在少数,如1929年出国学法律者为568人,位居该
8、年文、商、理、工、农、医等各科留学生之首;1937[4]年出国学法律的有61人,少于学工程的107人,但仍位居第二。40年代以后,中国法科留学生主要集中在英、美、法、德等国。如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教授端木正,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陈体强,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教授唐表明,朝阳大学、东北大学、厦门大学教授漆竹生,南京大学教授王毓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赵理海,北京大学教授毕季龙,复旦大学教授刘家骥,武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