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试卷有答案

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试卷有答案

ID:34413475

大小:42.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3-05

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试卷有答案_第1页
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试卷有答案_第2页
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试卷有答案_第3页
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试卷有答案_第4页
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试卷有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试卷有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2019高一历史下学期入学试卷有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周朝时,士以下的胥吏阶层靠“稍食”(官府发放的口粮及衣装)为生,它的多少要依职事与考课而定,按等级发放。该制度A.说明官僚政治开始形成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服务于分封制和宗法制D.说明等级制度逐渐加强2.《资治通鉴》以

2、“三家分晋”为开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天子正式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候。司马光认为这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周室衰落的关键,“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司马光此举意在A.对周天子的分封表示不满B.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C.说明维护纲常伦理的必要D.承认“三家分晋”的合法性3.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A.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C.中央与地方要

3、适度分权D.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4.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人物官职事迹人物官职事迹郭进登州刺史、卫州刺史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刘谦邠州知州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刘福卫州刺史、雄州刺史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马怀德雄州知州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高化知事诸州(具体不详)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马知节知益州兼转运使;主政枢密院十年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孟元沧州知州家有文风;应变活民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A.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D.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5.宋

4、、元以来的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明初开始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进士中榜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一变化A.强化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完善了科举制度D.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6.五代十国时期,战争不断,军队在国家中的地位大增,枢密院演变为辅政机关。北宋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管理财政的“三司”成为正式的宰相机构。雍正年间,为削弱诸王权力、保密军机,设立军机处。这表明宰相制度A.演变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因素B.在中国古代史上越来越完善C.变化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D.发展使皇权与相权矛盾消失7.1854年6月,清政府与英、美、法等国达成

5、协议,约定由三国各推一人帮办关税事务,从而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这一体制A.表明中国海关主权开始丧失B.反映了清政府已经失去民心C.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D.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8.有学者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支持该观点的最有力证据是A.“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B.“台湾一省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两个月内交接清楚。”C.“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D.“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9.“……所以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秀清)诸

6、人依然不脱以前帝王思想的旧习,他们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材料着重揭示太平天国A.利用拜上帝教支撑政权B.利用“中体西用”思想建立政权C.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D.未认识到革新政体的重要性10.1912年《清帝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政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该诏书A.保留了溥仪的“皇帝”尊号和待遇B.标志着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结C.任命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D.表明了袁世凯与革命派达成和解11.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

7、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D.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12.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通过一个行动来实现的。中共党史从何处讲起,这是一直为学界讨论的问题。毛泽东认为,“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