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ID:34406251

大小:327.0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_第1页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_第2页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_第3页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_第4页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3期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vol·22No·32005年9月JOURNALOFZHEJIANGOCEANUNIVERSITY(HUMANESCIENCE)Sep.,2005中国古代“游"的精神理念探析马丽卿(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浙江舟山316004)[摘要]“出游”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旅游的精神,而“游”的传统精神理念也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古代的优游桨乐、远游求道、周游适志,以及比德而游、逍遥而游、旷达风流之玄游等等形态,构成了中国传统旅

2、游精神丰富的内核和理念,辉映出传统文化精神的深邃内涵。[关键词]旅游;传统文化;精神理念[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318(2005)03—0062—05StudyoftheSpiritHiddenintheAncientChinesePeopleSUnderstandingofTravdingMALi-qing(ManagementCollege,ZhejiangOceanUniversity,Zhoushan316004,China)Abstract:Trave

3、lingisconsideredacivilizedlifestyleaSwelaSaculturalphenomenon.ThespiritofChinesetravelingisdeeplyrootedin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ndmeanwhileincludestheessenceoftheculture.Inhistory,Chinesepeopletraveledfordiferentpurposes,suchastoenjoytheviews,torela

4、x,toachievespiritualgoals,andtowidenonesvision,whichconstitutesandembodiesrichtraditionalChinesetouristspirit.Keywords:traveling;traditionalculture;spirit旅游属文化范畴,是文化的一个内容。在中国古代,这种文化活动甚至早在传说中就开始了。由于历史悠久,使得“出游”的涵义极为丰富。当然,“出游”的精神理念脱离不了社会的、时代的条件以及具体旅游方式的制约

5、,并体现了“游”的主体的内在文化品格和心理。中国的旅游精神理念,受制于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制约并决定了中国旅游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孕育了中国旅游的精神理念。人类社会自始至今就没有停止过追寻和拓展生活空间的脚步。当我们把目光投向人类的发展史,探究人类所走过的足迹,考察许多与旅游相关、相类似的活动时,便可以梳理出一条关于旅游的脉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旅游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寻求生存的迁徙,而是一种有着一定精神理念指导的自觉活动,是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后的迁徙行动。迁徙、游牧、漂泊、商贸、征伐、差役、出访、

6、地理发现以及移民等生活事象并不是旅游活动,但却蕴涵着一定的旅游精神理念。本文试通过搜寻灿烂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分析各种形态的旅游实践,从中撷取若干片段,探析“游”的传统精神理念。1.优游檠乐之精神“游”和“居”实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虽然受到统治阶级王权及具体的编户齐民制度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不自觉地倾向定居事农一边,把“游”斥之为“居无定所”、“职无定业”的作为,把“游”者看作是游民、流民、贱民,并且冠以“不务正业”、“见异思迁”、“寄食四方”、“流落江湖”之名。儒家倡导百姓安居乐业,孔子说:“

7、父母在,不远游”,“安土重迁”。然而,一旦社会发生变动,人们又会主动地舍弃“求田问舍”的安居乐业生活方式而追求另一种游徙社会中建功立业的生活形态。人需要一种动态无序中的创造、新奇、放逸的豪情。所以,早在西周城邦兴起及至后来春秋战国的游士社会中,种种“出游”的冲动始终表现为整个社会意志。士游于乡校、商游于市、工游于艺,帝王巡游、宫廷婚旅、外交聘问、谋士游说、王侯游乐,等等,旅游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大多旅游者心情愉悦、览山觅水,步履轻松,不受时间限制,悠哉闲哉。《诗经·大雅·卷阿》就写道:“有卷者阿,飘风

8、自南,恺悌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恺悌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诗经./j、雅·采菽》中也已经出现“优哉游哉”一语。[收稿日期]2005-04—21[作者简介]马丽聊(1963一),女,浙江台州人,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第3期马丽卿:中国古代“游”的精神理念探析63优游首先是代表着宽松和豫的生活方式,优哉游哉,聊以卒岁。如“鼓腹而游”的击壤歌者,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曾皙,又如饮酒乐恺的王者,这是一种生活充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