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核心素养观指导下的再备课

化学核心素养观指导下的再备课

ID:34390715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化学核心素养观指导下的再备课_第1页
化学核心素养观指导下的再备课_第2页
化学核心素养观指导下的再备课_第3页
化学核心素养观指导下的再备课_第4页
化学核心素养观指导下的再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核心素养观指导下的再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化学核心素养观指导下的再备课字数:2641来源:考试周刊    2017年102期  字体:大中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生根落地,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为理清思路,本文借助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理论,以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二次备课为例,谈一谈化学核心素养观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落实的一点想法。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布卢姆目标分类;认知过程;教学设计  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著名化学教育家徐光宪先生用四个字母概括了化学学科的四

2、个方面。X:方法——实验;Y:对象——微粒;Z:内容——元素、结构、变化、规律;W:目的——应用。即化学科学是化学学科观念、学科思维、科学实践和价值追求的综合体。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学科核心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素质。学习化学学科的特征思维方式有:分析比较、证据推理、归纳概括、抽象建模;宏观与微观相融合;物质结构与性质相联系;化学变化与平衡相统一等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让发展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目标落地生根,是目前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正在思考并付诸于实践的重要课题。如何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如

3、何培养学生的化学特征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中的研究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改变观念,深入学科核心知识,对教材进行重构,目标重整,通过每一节课的演绎,来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启示  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从知识和认知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知识维度有: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元认知知识;认知维度有:感知、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分类视角给我们的启示:(1)不同类型的知识要采取不同特点的教学策略与方法;(2)教学的着重点应放在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更有价值的知识上

4、;(3)教师要学会判断怎样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如何充分挖掘内涵,围绕核心概念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甚至是相互间的转化,组织相应的教学。  三、教师需思考的内容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教师应学会思考:我们教师期望学生学会什么,为什么教,需要什么内容,如何组织内容,学生真的学会了吗?即需要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教学设计内容一般分为五个部分:课程理念、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评价方法。下面以《金属鈉的性质与应用》的二次备课为例,从教学目标的确立、重要知识内容教学方式的转化、教学评价设计的改变等

5、方面进行阐述。  四、案例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  【原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钠的主要物理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2)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树立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培养

6、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新教学目标】  1.通过钠与水、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学习基于证据推理的思维方法。  2.通过不同条件下钠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分析,形成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等观念。  3.能用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法表示钠与水、氧气的反应。  4.通过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分析,形成物质结构—性质—用途关系的认识。  (二)知识内容的能力要求层次转变  环节1:钠与水的反应  【原设计】:设计学生分组实验,按照实验要求步骤,观察实验现象。根据表格中的提示记录现象,填入关键词。实验结束汇

7、报实验现象,引导归纳出“浮、熔、游、响、红”五个字,便于记忆。然后根据现象指导学生逐条解释原理。存在问题:学生在表格的“指引”下,思维被“牵”着走,解释原理时主要靠老师的提示。  【现设计】PPT展示实验的基本注意事项,学生集体学习后开始分组实验。组内分工合作,完成表格。表格中不给任何提示,鼓励学生真实记录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并试着解释现象。小组讨论,形成结论,派代表汇报。  改变教学设计的意图:没有限定的实验现象填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必然五花八门。如本实验除了五个字归纳的现象外,还有很多细节之处,如产生的小气泡是怎样从

8、产生到消失的;钠变成小球怎么知道是熔化呢?为什么会产生火花……不同的操作、不同的关注点会得到不同的现象结论,百家争鸣才能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充分激发而深入。用五个字归纳现象无非是便于记忆,但是记住现象的价值又是什么呢?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探究,树立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