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87061
大小:8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上城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专项试点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城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专项试点实施方案为科学、有效地组织好我区经济普查专项试点工作,根据《杭州市第二次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专项试点实施方案。 一、专项试点目的 检验我区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流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取得清查组织实施、普查小区划分、单位清查摸底、工商登记注册号种类、行业代码、编码规则等方面的经验,培训和锻炼各级经济普查的业务骨干,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普查方案,顺利开展我区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积累经验。 二、专项试点对象及范围 清查对象和范围为小营街道紫金社区瑞丰大厦内全部法人单位、
2、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三、专项试点方法 对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采用全面调查;对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清查,查清户数、从业人员和行业分布,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依据。 四、专项试点时间 从2008年7月始至8月11日结束。试点调查的时点资料是2008年6月30日,时期资料是2008年上半年度。 五、专项试点组织领导 本次专项试点工作在上城区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进行。为保证专项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区成立专项试点办公室(试点办公室组成人员及职责分工详见附件1)。 六、专项试点内容和
3、重点 (一)内容 模拟普查工作流程,从普查的组织、宣传、培训、单位清查、部门资料整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的划分地图绘制、单位清查、行业划分、质量控制、数据审核、数据汇总分析评估等环节进行专项试点。 (二)重点1、普查组织实施方式。重点研究如何做好企业工商注册类型、行业代码、编码等情况,发挥各方面协同作战能力。2、单位清查方案。重点提高清查工作流程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普查区划分与绘图。重点为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作尝试性专项试点。 七、专项试点进程安排 (一)专项试点与调研同步(8月5日
4、前完成) 1、落实区经普办、街道经普办和紫金社区普查员,协同参加区级专项试点工作。2、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绘制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地图。原则上以社区为1个普查区,较大规模的社区和情况复杂的区域,如大型企业、专业市场、写字楼等,必须划分普查小区和绘制普查小区地图。3、进行地址编码,要求按普查区和普查小区编制地址代码表。 4、选调普查员。本次专项试点原则上紫金由社区配1—2名普查人员和各街道普查指导员各1名。 5、收集工商、国税、地税、质检、物业等部门的单位名册,以备清查摸底后进行单位和个体户名录的核对。 6、准备
5、专项试点所需的各类物资。包括调查员证、清查摸底工作表、被调查单位(户)一封公开信等宣传用品。 7、营造宣传氛围。开设上城经济普查网站,并在杭州统计信息网经济普查(www.hzstats.gov.cn)上建立链接。(二)宣传发动1、7月23日召开上城区第二次经济普查专项试点动员大会。参加动员大会的对象为区经普办相关人员,各街道分管经普工作的领导以及参加专项试点的相关人员,小营街道分管经普工作的领导以及经普办人员,以及所属社区负责经普工作的领导和调查员。由上城区统计局局长、上城区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建康进行专项
6、试点动员和工作部署。 2、7月24日对专项试点普查小区进行宣传发动。期间将充分利用报纸、户外广告牌、横幅、黑板报、简报等多种媒体、形式宣传经济普查及专项试点工作的意义和要求。具体宣传材料包括:宣传画板、横幅、致调查户的一封信、普查公告、普查知识等。 3、清查摸底阶段集中开展经济普查宣传周活动。 (三)清查摸底(7月29日前完成) 1、建立清查底册:根据部门提供的单位名录,进行比对排重,建立清查摸底底册。 2、清查摸底培训:组织对各调查组和街道经普办开展业务骨干清查表和工作底册表的业务培训。 3、“地毯
7、式”扫描(在7月29日前完成):由调查组业务骨干和普查员按普查小区内所有单位和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清查摸底,做到不重不漏。 4、建立单位名录:由调查组对所负责专项试点社区范围内全部清查表进行录入、核对和分类,建立单位名录。 (四)审核数据汇总(8月5日前完成) 调查组完成对所负责专项试点普查小区范围内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表的数据最终审核汇总工作。 1、清查质量抽查:随机抽取10%的企业作为抽查对象,检查该大厦内应调查户是否已作调查、单位界定、行业划分和主要经济指标是否符合实际等情况。 2、
8、调查表填报质量抽查:随机抽取5%调查表,检查调查表指标填报质量。 3、数据处理质量抽查:随机抽取5%调查表与计算机的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录入差错率。清查质量抽查、调查表填报质量抽查和数据处理质量抽查的组织方式均采用各调查组交叉互查的方式进行。 (五)专项试点数据分析、评估与撰写调研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