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84375
大小:58.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5单元第18课综合探究反思民本与民主(练习)(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8课综合探究:反思民本与民主(练习)1.“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木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酋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特点符合上述材料的描述A.林则徐B.曾国藩C.孙中山D.康有为【答案】B【解析】题中信息的含义是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改变封建制度,符合的是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的观点,故B项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排除;CD项是资产阶级,排除。2.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惫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
2、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A.主张“屮体西用”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耍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屮的“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可以得知,郭松熹认为,西方的立国之本是政治制度,而商业发展、工业制造在其末,军事起辅助作用,政治制度与军事相互辅助,国家更加自强c这表明了郭松秦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故选D。“中体西用”,是以屮国的封建制度和传统文化为本,以西方的科技为末,与题意不符,A错误。郭松燕的认识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B错误。郭松春不是认
3、为造船、制器不重要,D错误。3.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①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②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主张公养、公教、公恤体现出大同思想,和改善民生,依据“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
4、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可知其提倡职业教育,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所以②说法错误,所以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1.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在近代屮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屮,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A.强国御侮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科学理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下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存:曾国藩、张Z洞属于洋务派,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王韬
5、为早期维新派,主张发展工商业,同西方商战以维护民族利益;康有为、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变法图强;民族资产阶级的实业家张骞提倡实业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倡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提倡科学理性,进行思想革命;无论哪个派别,哪条道路,他们的共同主题强国御辱,排除BCD,所以选Ao2.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下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完了。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②英雄创造历史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④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是否成功的关键
6、因素之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要动力,故可排除②。三民主义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创立共和,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反清同反帝结合在一起,最终失败表明民族资产阶学,级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科,网…学,科,网…考点:三民上义点评:三民主义孙中山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分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族主义指的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要实现人民的富裕,平均地权。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辛亥革命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1.阅读下列材料:材
7、料一1906年孙中山先生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些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来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就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孙屮
8、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材料三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然中国人受集会之厉禁……合群之天性殆失,是以集会之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