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性政治基础

中西方人性政治基础

ID:34365242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5

中西方人性政治基础_第1页
中西方人性政治基础_第2页
中西方人性政治基础_第3页
中西方人性政治基础_第4页
中西方人性政治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方人性政治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西政治学说的人性论基础王元明【该文章阅读量:83次】【字号:大中小】         摘 要:在中国古代,各种人性学说都坚持统治者性善论,把君主说成圣人,主张对君主信任、忠顺、崇拜。西方的人性学说大都坚持统治者性恶论,近代思想家主张取消君主专制,现代思想家主张对统治者怀疑、警惕、监督。分析中西政治学说的人性论基础,对于我们避免出现个人崇拜、加强对官员的监督从而预防官员腐败有一定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西政治学说;人性论;统治者;恶与善                 中国和西方的政治学说都有许多流派,它们有着各不相同的人性论基础。但从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来看,

2、中国政治学说的人性论基础是统治者性善论,西方政治学说的人性论基础是统治者性恶论。由于其人性论基础不同,于是形成差异极大的政治学说:中国的政治学说要求对统治者信任、忠顺、崇拜;西方的政治学说要求对统治者怀疑、警惕、监督。前者成为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后者成为民主制度的思想基础。                 中国的专制制度有着漫长的历史。如果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算起,到辛亥革命(1911年),专制制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果从禹建立夏(约公元前21世纪)算起,这种制度延续了四千多年。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学说,基本上都是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进行论证的。中国古代的政治学说主要是通

3、过把君主神化和圣化来说明其专制统治合理性的。前者把君主说成是“天”(神)的儿子。历代王朝无一例外地都把君主说成是“真龙天子”。后者把君主说成是圣人,即道德品质极其高尚且又智慧超群的人。儒家学说就是持君主性善论从而把君主圣化的学说。                 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人性学说是孟子的性善论。战国时期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人都生而具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善端”(善的道德萌芽)。有的人不去培养和扩充这些“善端”,就不能成为善人。有的人努力培养和扩充这些“善端”,就能成为善人。圣人就是把这些“善端”发展到完全程度的人。作为圣人的先王把仁义之心,即“不忍人之心”扩充出来,

4、推广到全社会,就会形成仁政,即“不忍人之政”。他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握上。”(《孟子·公孙丑上》)既然君主像父亲爱子女一样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人民则应当以仁、义、礼、智之心约束自己,像子女服从父亲一样服从君主的统治。中国君主专制主义的特点是君臣如父子。孝子与忠臣的内在统一就是服从。他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说有“仁”的人必能孝于其父母,有“义”的人必能忠于其君主。孟子把“义”说成是“人之正路”,这条路通向的就是忠君。当然,孟子反对君主不顾人民的死活而横征暴敛,并对桀、纣这些暴君进

5、行了尖锐的批评,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些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宝贵思想。但从总的倾向看,孟子的学说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                 汉代儒家代表董仲舒和唐代儒家代表韩愈,提出了“性三品”说,直接地宣扬君主性善论。董仲舒一方面把君主神化。他说:“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另一方面又把君主圣化。他认为,王者的人性是“圣人之性”,生而能为善,不须教化。此外还有“斗筲之性”,虽经教化也不能为善。大多数人的人性是“中民之性”,只有经过王者的教化,才能为善。上天立君主就是来教化这些人的。“天生民性,有善

6、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韩愈说,人性有上中下三品:性上品的人,生下来就是善的;性中品的人,通过环境的引导,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性下品的人,生下来就是恶的。性中品的人可以改变,而性上品和性下品的人不可改变,不过教育可以使性上品的人更聪明,使性下品的人害怕惩罚而少犯罪。他认为性上品者就是圣人。远古之世,人没有羽毛鳞甲以御寒热,又没有尖牙利爪与别的动物争食,只有圣人教会人们生产劳动,教会人们从事衣、食、住、工、商、医、礼、刑、兵等活动,才使人类生存下来。如果没有圣人,人类早就灭绝了。圣人理所当然就是王,圣即王,王即圣。“帝之与王,其号名殊,其所以为

7、圣一也。”(《韩昌黎集·原道》)性中品和性下品的人就应该绝对服从自己的“救星”——君主的统治。                 宋以后的儒学是宋明理学,其著名代表是朱熹。他提出人具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人的天命之性体现天理,其内容就是三纲五常,是至善的。所有人的天命之性都是相同的,而人们的气质之性是各不相同的。由于构成人的气有清浊美恶之分,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恶。“但禀气之清者,为圣为贤,如宝珠在清冷水中。禀气之浊者,为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