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ID:34361574

大小:86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3-05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_第1页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_第2页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_第3页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_第4页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ord版本-精品资料第二十八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二十八章 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  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三、血液凝固机制  四、抗血液凝固系统  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六、血液流变学  七、血栓的形成机制      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  1.血管壁的结构精品资料分享word版本-精品资料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循环血管,这些血管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虽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均可分为内皮层、中膜层和外膜层三部分。    (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

2、-paladebody)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

3、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见下表)。  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的体液活性物质收缩血管的物质舒张血管的物质儿茶酚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激肽血管紧张素核苷酸(腺嘌呤)血管加压素前列环素(PGI2)内过氧化物(PGG2,PGH2)低血氧血栓烷A2H+增高纤维蛋白肽A(FPA)CO2增高纤维蛋白肽B(FPB)K+增高肾上腺素(也有扩张作用)组胺(兼有收缩血管的作用)5-羟色胺(5-HT,兼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3.血管壁止血功能  (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

4、烷A2(TXA2)、5-羟色胺(5-HT)和内皮素(ET)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黏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  (3)凝血系统激活:小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分暴露,激活因子Ⅻ精品资料分享word版本-精品资料,启动内源凝血系统;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凝血系统。最后在损伤局部形成纤维蛋白凝血块,堵塞伤口,有利于止血。  (4)局部血黏度增高:血管壁损伤后,通过激活因子Ⅻ和

5、激肽释放酶原,生成激肽(brady-kinin),激活的血小板释放出血管通透性因子。激肽和血管通透性因子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血流减慢,有利于止血。  (5)抗纤溶作用:内皮细胞可以合成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PAI),当其受损时,分泌入血的PAI增多,远大于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t-PA)的合成和释放。PAI活性增高可阻止血液凝块的溶解,可以加强止血作用。    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  1.血小板的结构和生化组成电子显微镜下,血小板结构可分为表面结构、骨架系统、细胞器和特殊膜系统四部分。    电镜下血小板结构模式图  (1)表面结构及生化组

6、成:正常血小板表面光滑,有些小的凹陷是开放管道系统(opencanalicularsystem,OCS)的开口。表面结构主要由细胞外衣(exteriorcoat)和细胞膜组成。细胞外衣(糖萼,glycocalyx)覆盖于血小板的外表面,主要由糖蛋白(glycoprotein,GP)的糖链部分组成,是许多血小板受体(如ADP、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所在部位。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包括糖蛋白)和脂质(包括糖脂)组成。膜脂质中磷脂占主要成分(75%~80%),其次是胆固醇(20%~25%),糖脂占2%~5%。各种磷脂在血小板膜两侧呈不对称分布。血小板膜糖蛋白有多种,其含量和

7、功能见下表。血小板膜上还有Na+-K+-ATP酶(钠泵)、Ca2+-Mg2+-ATP酶(钙泵)和其他阴离子泵,它们对维持血小板膜内外的离子梯度和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血小板膜糖蛋白名称分子量(kD)主要功能GPIa160与GPⅡa形成复合物,是胶原的受体GPIb165与GPⅨ形成复合物,是vWF的受体,参与血小板黏附反应GPIc148与GPⅡa形成复合物,是Fn的受体GPⅡa130与GPIa或GPIc形成复合物,是胶原和Fn的受体GPⅡb147与GPⅢa形成复合物,是纤维蛋白原的受体,参与血小板聚集反应GPⅢa105与GPⅡb形成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