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41262
大小:35.2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5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外新闻传播史考试复习一、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1、三社四边协议 1870年1月17日,路透、哈瓦斯和沃尔夫三方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美联社也参加了该协定,又称“三社四边协定”,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与发布。四大通讯社垄断了世界新闻市场,他们凭借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压制和排斥所在各国的新闻机构,迫使众多的新闻机构只能从他们唯一渠道获取新闻,达到更好的为本国资产阶级殖民活动服务的目的。2、默多克默多克,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新闻集团旗下拥有《澳大利亚人报》、《纽约邮报》、英国《泰
2、晤士报》、英国《太阳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名报。在他的麾下,还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0世纪福克斯公司。当前他的事业还正在不断发展之中。3、新记《大公报》 1926年9月1日,新记《大公报》在天津创刊,成为中国北方的代表性商业报纸。新记《大公报》创刊号宣布办报的“四不方针”: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该报的“三驾马车”领导结构是:吴鼎昌(银行家)任社长,胡政之(名记者)任总经理,张季鸾(名记者)任总编辑。他们配合得当,各自发挥专长,报纸很快获得公誉。4、癸丑报灾 袁世凯为维护统治,从1912年至1916年,查封报纸71家、捣毁报纸9家,传讯报纸49家,至少有24位报人被杀,6
3、0人被捕,全国报纸减少了2/3,从500多家减到130多家。这一阶段袁世凯政权对报刊的迫害,被称为“癸丑报灾”,因为1913(癸丑年)时袁世凯政权迫害报刊的高峰年头。袁世凯制造“癸丑报灾”的实质是执政党采用暴力手段消灭反对党报刊和政治报人。5、便士报便士报又称美分报,19世纪30年代由《纽约太阳报》带头兴起于美国,它以货币的最小单位为报纸的售价卖,每份报纸只卖一便士。便士报的实质就是买报人不再需要支付报纸的全部成本,报社通过这一方式改变了以前报纸只是富人才买的起的状况,使报纸成了当时最大的信息传播媒介,为后来的报纸广告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报纸获取最大利润率的关键。6、黄色新闻“黄色新闻
4、”得名于19-20世纪之交纽约《星期日世界报》漫画专栏《霍根小巷》中的主人公“黄孩子”。这里的“黄色”,并不等于色情。而且最初的黄色新闻并没有色情成分,主要以耸人听闻著称。后来的黄色新闻则不仅限于色情一隅。在理论上,以煽情主义新闻为基础;在操作层面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灾异、性等问题的报道,采取种种手段以达到迅速吸引读者注意,同时策动社会运动。一般也认为,黄色新闻是现代小型报的前身。总体上看,“黄色新闻”作为一个报道流派,存在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但却对整个20世纪的世界新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另一个公共领域”。1、竖三民指于右任从1909年起陆续创办的三份革命派报纸:《民呼
5、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1909年5月,于右任集资在上海租界办《民呼日报》,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因激烈抨击清政府被迫停刊。后不久,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因激烈反日引起日方不满,串通清政府和租界当局查封了《民吁日报》。一年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立报》。因三张报纸出版时间连续且都以“民”字开头,人们遂将这三张报纸称为“竖三民”。2、红色中华社红色中华社是新华通讯社的前身。土地革命时期的1931年11月,红色中华通讯社在瑞金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1937年改名《新中华报》,即新华通讯社。1939年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一、简答(4题,每
6、题10分)200字1、简要陈述拿破仑对新闻业的贡献 P64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1799-1814)。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成为第一执政(以后变成终身第一执政、帝国皇帝)。他于1800年1月颁布法令,一下子取缔了60家报刊,并规定巴黎只准保留13家,重新建立出版许可制。至此,大革命的取得的新闻出版自由,从法律上被完全否定,退回到了封建王朝时期。1805年起,各报编辑部内设立新闻检查官。1810年8月政府又作出规定,每省只准出版一种报纸(1807年大查封之后外省还有报纸170家)。1811年时巴黎只剩下4家报纸,全部被收归国有。拿破仑新闻政策的出发点,如他1805年所说:“大革命的
7、时代业已终结。在法国,只能存在独一无二的党派,我决不容忍报纸说出或做出有损于朕利益的事情来。”因此,在报道新闻方面他主张:“每当传来一个对政府不利的消息时,那么直至它在为众人所周知、人们信而不谈之前,切莫将这一消息公布于众。”2、简述黄色新闻纸在美国的兴起与衰落黄色新闻纸得名源于19――20世纪之交纽约漫画“黄孩子”,进而引发普利策与赫斯特执争。这里的“黄色”,并不等于色情,主要指耸人听闻,以煽情主义新闻为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