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大叶藻的保护遗传学与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山东地区大叶藻的保护遗传学与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ID:34320522

大小:4.12 MB

页数:73页

时间:2019-03-05

山东地区大叶藻的保护遗传学与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_第1页
山东地区大叶藻的保护遗传学与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_第2页
山东地区大叶藻的保护遗传学与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_第3页
山东地区大叶藻的保护遗传学与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_第4页
山东地区大叶藻的保护遗传学与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地区大叶藻的保护遗传学与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码:10264研究生学号:M100101063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山东地区大叶藻的保护遗传学与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PreliminaryStudiesonConservation英文题目:GeneticsandBreedingBiologyofZosteramarinaalongShandongProvince专业:水产养殖研究方向:海草资源保护与繁殖生物学姓名:刘坤导师:王飞久研究员二0一三年五月二十日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注明和引

2、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上海海洋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3、日期: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备注李修良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研究员主席王芳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委员孙修涛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委员刘慧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委员刘福利黄海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秘书答辩地点黄海水产研究所答辩时间2013-05-20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地区大叶藻的保护遗传学与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摘要本研究围绕海草场恢复所需要的技术和资料,采用保护遗传学和繁殖生物学方法对山东典型海草大叶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海草的保护提供遗传学资料,为海草场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论如下:一、2011年8月至10月对山东地区大叶藻科(Zostracea

4、e)海草进行了抽样调查。在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基于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山东地区大叶藻科海草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山东地区主要存在3种大叶藻科海草,分别是大叶藻属(Zostera)的大叶藻(Zosteramarina)、矮大叶藻(Zosterajaponica)以及虾形藻属(Phyllospadix)的红须虾形藻(Phyllospadixiwatensis)。其中,大叶藻(Zosteramarina)分布广泛,莱州湾、俚岛、小石岛、楮岛、汇泉湾等地均发现有大叶藻存在,莱州湾地区大叶藻呈斑状分布,汇泉湾呈零星分布,俚岛、小石岛、楮岛地区呈片状分布;矮大叶藻分布较少,莱州湾地区呈斑状分

5、布,广饶地区零星分布;红须虾形藻仅在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有发现,呈斑状分布。调查还发现山东近海沿岸大叶藻海草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和破坏,除俚岛、小石岛、楮岛的大叶藻呈片状分布以外,其他地区的大叶藻均呈斑状分布或者零星分布。日照东港地区的海草场更是破坏严重,且本次调查范围内未发现有大叶藻存在。二、应用RAPD技术,对自然分布于山东地区莱州湾、小石岛、俚岛、楮岛、汇泉湾5个大叶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研究结果对山东地区大叶藻种群保护和移植修复提出了建议。实验用10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42条带,多态条带39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2.86%。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地区大叶

6、藻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显示5个种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群99.68%的变异来源于种群内部,而0.32%的变异来源于种群间;Mantel测试表明5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相关性;遗传多样性最低的是莱州湾种群,应该得到优先保护;遗传多样性较高的是俚岛种群和汇泉湾种群,可以作为山东地区海草场移植修复的首选种群。三、对大叶藻不同生长状态的生殖枝进行离体培养,探究室内暂养大叶藻离体生殖枝获取成熟种子的可行性,观察并描述了大叶藻离体生殖枝的开花、传粉、种子成熟、种子萌发、幼苗发育的动态过程以及大叶藻生殖枝、成熟种子、胚的解剖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大叶藻

7、生殖枝的结构对海水环境是高度适应的;花柱的形态变化是大叶藻开花过程的显著特点;大叶藻种子胚的结构较特殊,“U”型子叶包裹胚根、胚芽、胚轴,这导致了其特有的萌发过程;为了不错失种子收集良机,在不了解某地区大叶藻物候特性时,提前采收生殖枝并进行室内培养,是一种获取大叶藻种子的有效方法。四、以大叶藻早期发育阶段的3个发育时期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氧电极技术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叶藻早期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因子的变化较为敏感,不同发育时期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极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