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316755
大小:57.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巴东三峡》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巴东三峡》教学案例湖南省省级一等奖说明:《巴东三峡》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语文出版社)第一课。本案例为公开课教学实例,共两课时。上课效果师生评价较高。因上课时未做笔录,故用教学设计稿。一、教学目标:1、扩大学生视野,了解祖国壮丽河山,培养爱国主义感情;2、了解游记的特点,学习写景方法;3、培养总体感知课文与精细品味语言的能力。二、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景物特征写景。三、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语言生动形象。四、教学设想:学法设计:以速读法、精读法、比较法
2、为基础的自主学习与以讨论法、探究法为主导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法设计:以启发式、点拨式教学为主,情景教学、演示教学为辅。课件设计:以少而精为原则,提供资讯、拓展思维。软件为Authorware。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 把握游踪,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重点: 抓住特色、详略得当地介绍三峡景物。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课件展示:展示课题 现在长江三峡大坝、电站,万吨轮船直通重庆画面;画外音:(毛泽东词)……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3、教师启发:长江哺育我们的同时,又给了我们举世无双、雄伟壮丽的三峡。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天堑变通途”的新三峡。被誉为“山水画廊”的旧三峡的不少景观被沉入了水中,那么昔日又是怎样一番情趣呢?《巴东三峡》是一篇山水游记。作品描述了万里长江最为雄伟壮丽的三峡景色,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总体感知:1、教师启发:有哪位同学说说你所了解的三峡?2、课件展示:(学生速读)三峡横跨湖北、重庆两省市,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长达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瞿塘峡,一称夔峡,江面最窄处不足
4、百米,两岸峭壁如刀削斧劈,江中水急浪高,号称“天堑”。著名的白帝城座落在白帝山上。巫峡,因巫山得名,以幽深秀丽闻名的“云雨巫山十二峰”分列两岸。江南六峰为净坛、起云、飞凤、上升、翠屏、聚鹤,江北六峰是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西陵峡,120公里,为三峡中最长者,以险峻著名。两岸有屈原祠、昭君故里、黄陵庙、三游祠、陆游泉等名胜古迹。3、速读课文并思考思考一:课文是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叙述的线索是什么?课文有哪些提示性词语?(提出比速度,先完成任务的请举手)4、精读课文并思考思考二:三峡各有
5、什么特点?(要求阅读时做批注,读完后在草稿上归纳景物特点)三、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思考一,推荐发言。(前后四个同学为一小组,下同)教师点拨: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记叙起自宜昌终于重庆逆流而上,先总后分依次游览西陵峡、巫峡、瞿塘峡三峡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课件只逐步展示“思考”,不展示“点拨”与“答案”,防止“一言堂”结论,下同]2、小组讨论思考二,全班自由发言,自由补充。教师点拨:根据学生发言,以简要板书为点拨。3、启发讨论思考三:课文第一段突出三峡山水怎样特点?教师点拨:山水特点:险恶。4、
6、启发讨论思考四:第二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教师点拨:总领全文,以下各段依次介绍三峡。5、思考讨论思考五:课文如何抓住特色写景物?又是如何安排详略的?教师点拨:先写西陵峡,分段描写,四段山水急缓各不相同。次写巫峡,以山水奇险、云雨瑰丽著称,末写瞿塘峡,侧重于记叙两岸的人文景观。文章对西陵峡交待仔细,对巫峡景色描写也较详细。6、学生质疑,师生探究。四、创新训练:三峡山水美,我们家乡风景也不赖,谁来说一段?五、作业:1、读课文,借助注释、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2、习七年级(上)课文《三峡》。3、条件的同学上
7、网查询有关三峡的诗、谚、典故,三峡电站资料。附:板书设计(可用课件逐步展示)巴东三峡(1)总说:(第1、2段)险恶。分说:(第3-9段)三峡各不同。西陵峡:黄猫峡:不甚险、急; 灯影峡:江南味; 崆岭峡:险峻可怕;米仓峡:山“像无数匹马在奔驰”。巫峡:山水奇险、美丽,云雾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瞿塘峡:丰富的人文景观。尾声:(第10段)三峡走完了,山势平敞,水也平多了。线索:游踪,宜昌 重庆,逆流而上第二课时学习内容:了解游记的特点,学习写景方法。学习重点:运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寓情于景、生动
8、形象。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1、点名分段朗读课文,同学们将写作者游览心情的语句勾画出来。2、我们曾经学过郦道元的《三峡》,谁来背一背?(大家可以帮助)二、小组讨论:课件展示思考题:思考一: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游览的心情怎么变化的?写内心活动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思考二:作者描写三峡景物采用多种手法,寓情于景、生动形象。文章具体运用了哪些方法?其表达效果如何?思考三:《三峡》与《巴东三峡》有什么不同?三、合作探究:1、探究思考一:自由发言,鼓励多种看法。教师点拨:文中的心理活动突出了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