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97687
大小:49.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案例《生命生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生命生命》中获得自信高段语文刘明华语文课程是母语课程,语文课程又是情感宣淘。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又是因语言的生活性、生命性、情感性所决定的。语言的运用离不开生活的场所,如果我们有语文的眼光观察生活,每个生活的片断都是一篇生动的文章,不是的话,何有“从无字句处读书”之说呢。语言的生命性,表现在语言的外延无限扩大,内涵丰富,大到让思绪翻腾,深刻到浸入骨髓,影响一生。语言的情感性表现在它不是单独的语言符号,语言有其出现的环境铺设,在不同的环境,语言的色彩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充分体
2、现课程理念,内容新颖,富有时代气息。除了保留具有传承中华文化的课文外,大多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反映科技的发展。从语言上看,各有特色,描写农村风景、自然风光的文章,大多语言朴实,简洁明快,如《夕照》、《三峡之秋》、〈搭石〉;记叙文娓娓而叙,平凡中显高贵,如《中彩那天》、〈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散文优美隽永,素雅和韵,如〈触摸春天〉。游记豁然清新,景色独特诱人,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而《生命生命》一文叙事干练而饱含情感,议论自然,蕴含深意。怎样让学生由简单的故事,过度到对生命的思考,植入对生命的珍惜的幼芽
3、,就需要教师适当铺陈,找到学生情感的茬口,把作者——成年人,也是有名的作家的情感和思考嫁接到学生的心灵之上。这个嫁接不是贴标签,不是记住作者的话,而是找到学生思维的生发点,理解的切入点,把作者的思考融入生活中,指导自己的生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真实地活着,就是“生命的无限的价值”的体现。我结合我校开展的小课题“三环八步”的导学案编写,对本课做了如下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三个关于生命的事例,从事例中感受生命力的无穷力量。2、积累优美的句子,并从中获得启示。3、结合生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产生了解作者的兴趣。4、初步懂得乐观生活,善待生命。教学难点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乐观生活,善待生命。教学过程片断实录:一、初读感知,自主学习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生:读题目。师:(评价)杏林子对生命有何感想呢?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女作家。(大屏幕出示:刘侠出生在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为了纪念她的出生地,她取笔名杏林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12岁就得了一种怪病,经医师诊断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身体99%的器官坏死,只有手指可以动,……接着学案读资料)(对作者的了解,是理解文本的前提,读作者昌为了
5、更好的读文本,也是拓宽学生视野的一种渠道,对于指导读书方法具有前瞻作用,无形中提示学生,读书时就要想到写文章的人,他为什么会这么写,这样也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2、学习事例一:飞蛾求生师出示学习要求。(大屏幕出示:朗读第一个事例,你感受到了生命是怎样的?把让你内心震撼的词句画上。)4(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学习要求,限定了思考的内容,读书侧重点是什么,如果要求太宽泛,会出现不着边际的问题。)3、交流读书感悟,提出读书疑问小组内讨论问题,交流读书的感悟。二、展示交流,交流体会4、检
6、测自学效果(1)师:哪些词句让你震撼?生:“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师:你有那么一点劲,可没有使全身的劲。谁还想读这句?生:请大家看着第二段,“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师:好像读得很吃力,为什么要这样读?生:飞蛾想逃出我的手掌心。师……所以要怎样用力!生:非常用力。师:哪个词表示这个意思?生:极力。师:你就为飞蛾加把劲,读这句,看能不能感动杏林子放了它。生:读。……齐读。师:请孩子们区别这句里
7、的两个词,“鼓动、跃动”,然后填在下面。青蛙()着腮帮。树林里无数的雏鸟在叶间()。师:谁再为飞蛾加把劲,鼓动它有翅膀能让作者感到飞蛾强有力的生命。生:读……师:“那种欲望”指怎样的欲望?生:说……生:读出强烈的求生欲望。(学生在读的时候抓住“挣扎”来读出感悟,又通过“极力”“鼓动”的理解,加深对“挣扎”的理解,采用“面中取点,由点辐射”,由“挣扎”辐射开去,又由对动作的感悟领会“挣扎”的含义。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解读中,获取了丰满、立体的飞蛾逃生的形象,对语言情境的感受也更加具体,更加真切。)(2
8、)师:还有哪些生命现象让杏林子发出心中的感慨?生:香瓜子发芽。生:她心跳的节奏。师:你想怎样去感受这两种不一样的生命?是静静地感受呢,还是放声去赞美,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两个事例。师:抽读得有自己的理解的读。师:听了黄睿婕同学的朗读,你有什么问题吗?生(任袁锋):我必须负责什么呢?师:你很会思考。不过问题好象不该这样提。生(陈笃洵):是“我"该怎样负责?师:你问他是不要问这个。(当学生的问题表达不够准确时,一定得停下来,为学生梳理问题和思路,充分体现生生对话,使学生获得帮助的快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