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4265667
大小:2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4
《历史综合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历史高考适应性训练05.1824.战国时期,商鞅在魏没有得到重用,于是西入秦求见秦孝公,终于被委以重任。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类似例子不胜枚举。此类现象反映了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对“士”采取高压政策B“士”失去人身自由,不可“择木而梧”C“士”是个腐朽的阶层,各诸侯国皆竭力排斥D“合着留不合则去”的自由氛围促进了学术的发展25.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该学者意在说明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C统
2、治者耽于享乐的腐朽 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26.从“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B农业生产日益萎缩C政府对工商业日益重视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7.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A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28.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
3、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A社会群体的角度B现代化的角度C社会思潮的角度D社会变迁的角度29.清末民初,日本“武力派”在中日关系史上造成了“三甲纪念”。“甲午之役”是日本“脱亚”历程的起始,其“入欧”地位因“甲辰之役”得到巩固。“甲寅之役”及其“后幅文章”是日本对华政策和国家目标发生新转折的征兆。下列关于“三甲之役”的说法错误的是A日本发动“三甲之役”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结果B“甲午之役”后
4、签订的苛刻条约远胜于以前西方列强对华的不平等条约C“甲辰之役”是一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6/6D“甲寅之役”是指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30.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1.同是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前,中国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差不大。但是自1992年后,逐渐拉开了差距。依据图10可判断,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比印度更早实行对外开放B中国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超过印度C印度依然
5、是国际“资本洼地”D中国的计划经济比重比印度更大32.“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早先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该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C工业化要求不断打破对经济的垄断D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33.1807年来华的马礼逊是伦敦传福音会(LondonMissionarySociety)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传教士。他在中国境内首次把《圣经》全译为中文并予以出版,使基督教经典得以完整地介绍到中国;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成为以后汉英字典编撰之圭臬;……他所开创的译经、编字典、办刊物、设学校、开医馆
6、、印刷出版等事业,使其成为开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马礼逊所属的教会应该是A东正教B伊斯兰教C路德宗D加尔文宗34.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35.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
7、印度呢,能说现在比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6/6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而且“马克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